正文 第12章 :討一杯溫暖入懷—羞澀目光流轉時(1 / 1)

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這樣的相遇,阿旺嘉措與達瓦卓瑪一定在佛前修煉了幾千年。

草是溫暖的,花是溫暖的,風車是溫暖的,房屋是溫暖的,鳥是溫暖的……世界萬物都是溫暖的。阿旺覺得自己被金色的光芒包裹著。這溫暖衝破了他內心的孤獨——那種一條魚坐擁浩瀚海洋而卻不見一個同伴的孤獨。這條魚在寬闊的大海中遊翔著,隻聽得見魚翼劃破水汽的聲音。

我向露了白齒微笑的女子們,

座位上上看了一眼。

一人羞澀的目光流轉時,

從眼角射到我少年的臉上。

於千千萬萬的人中,這樣的相遇,是一條魚邂逅另一條魚的歡愉。

阿旺的心是春風吹開的水波,粼粼一片。這微妙的細動,起初隻是一片細葉的青翠,一瞬間蔓延成森林的浩瀚。達瓦卓瑪尋著阿旺的方向,眼光投射下來,又趕快躲閃著不敢正眼看他,因為這是一個靈魂用臆念去撞擊另一個靈魂,同時這也是命運的扭結。誰能想到這樣的一次遇見,裏麵纖織著不可解決的生謎和死謎。他們是泣伏在感情下的俘虜。

穿過川流不息的人群,阿旺站在她的麵前,以一個少年僧的身份。他說,他是寺院中學習佛法的僧人。隨著天空雲彩的移動,女孩子的臉一會被陽光照的亮亮的,一會又被雲彩的陰影遮住了。她不說話,像是在思索著什麼,又像是從阿旺的眼神中探索著什麼。

達瓦卓瑪的隨從是個急性子的男孩子,看到一個小和尚追著自己家的小姐依依呀呀,怒火禁不住在心底燃燒,保護小姐的意,變成一支支寒槍冷箭。仆從不分青紅皂白,一拳打在阿旺嘉措的臉上。

血從阿旺嘉措的嘴角流出來,帶著鹹的苦澀。多年的修行養成阿旺淡泊的性格,他不憤怒,不還手。達瓦卓瑪慌亂拿出手帕,鮮紅的血落在手帕上,瞬間成了幹枯萎謝的花。她眼睛紅紅的,眼淚堆在眼角,宛若潔淨的珍珠。阿旺的心像是被針戳了一下,隱隱的痛在身體翻轉。

彼此心意,無聲無息地在兩個少年的心中生長,慢慢發芽。

世人認為,阿旺嘉措愛情裏這個女子應該有著傾世的容顏。

達瓦卓瑪不一定最美麗,但她一定最特殊。

宗本家的人都說,達瓦卓瑪是妙音天女的轉世。大廳正中央掛著的唐卡上,妙音天女慈眉善目地坐在五彩的蓮花中央,彩衣四處飄炔,瓔珞在脖頸間華美而耀眼,琵琶端坐在她的懷中,隻待手指輕輕一動,樂曲便如瀑布一樣四處流瀉。

猶如希臘神話中的雅典娜,妙音天女是藏傳佛教中的智慧和文藝女神。傳說在遙遠的南海,微風輕撫海麵時,水草、蝦、貝會發出輕妙的聲響,大梵天戀上這樣精妙的樂音,就把這聲音幻化成女體,成為聰慧美麗的妙音天女。

七色彩虹掛在屋簷,清水化作乳汁,風與樹葉糾結在一起碰撞成輕妙的樂曲,她的出生帶著不可解說的玄機。

這些是從一個叫熱不拉的歌者口中得知的,這位被人們稱為歌神的音樂家在宗本家擔任達瓦卓瑪的老師。作為一個藝術家,熱不拉對自己的學生有些挑剔。第一次見麵,他看著這個十幾歲的少女,雖不是他見到最美的女孩子,但達瓦卓瑪還是讓他有點驚訝,她嫻靜舒雅,貴族小姐的端莊賢淑在她的身上自然地流露出來,沒有一絲刻板和礙眼。她臉龐清雅端,眉宇間透著俏麗,眉毛在臉龐調皮的彎曲著,這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女孩子。

宗本的貴族身份,讓她有機會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精通藏文,熟讀藏族文學經典。作為一個虔誠的佛學信仰者,佛教經典也是她學習的重要課程。更讓人們驚訝的是錯那宗傳唱的歌詞許多出自這個十幾歲的女孩子。音樂天賦激發了她年輕的生命,手起弦落,音樂在指尖流瀉出來猶如高原上奔跑的風。熱不拉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所謂歌由心生,歌聲是一個歌者最好的心聲。熱不拉一直覺得女弟子的歌喉固然天下無雙,可是卻少了情感。這樣的情感需要自己慢慢體味才能真切地表達出來,熱不拉覺得女弟子年紀太小,經曆了歲月的磨礪才能沉澱出生命的深沉。可是這段時間,女弟子的音樂技藝的精進讓熱不拉覺得詭異。

歌聲中的情感,呼啦一下宣泄出來猶如純淨的天山水,恣意的歡騰衝開了多年的冰封,攜著它特有的溫煦,飽滿了單薄的青春。她站在角落裏,音節一個個從口中迸出,好似海貝中流出的珍珠,落在白色的瓷盤中,散發著溫潤的光澤。歌聲像寬廣的天空總是令人生起一種莫名的感動,豐富的人文情感和宗教情結在曲中流淌,時而溫柔婉轉、悠遠飄渺,時而歡快激揚,穿透著人們的耳膜,令人屏息。她的歌聲沒有嬌柔做作,沒有刻意的技巧,如同一位善良慈悲的度母用美妙的音聲在人間示現,散發純淨溫暖的光。

熱不拉抑製不住心中的歡喜,他暗暗為自己的眼力得意。可是,出於直覺,他預感達瓦卓瑪的情感源於某一個人。

這一力量的源頭,正是巴桑寺中的阿旺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