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的大輪不停地運轉,輾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白天和黑夜,終於奔駛到了神龍元年的十二月,駛近了則天女皇生命曆程的終點。
交出皇權,對於則天女皇來說,就等於抽去她生命的活力。但是,這團不屈的生命之火,就像一具搖曳晃動的風中殘燭,依然頑強地燃燒了十個月。
十二月十七日,則天女皇靜靜地安臥在上陽宮仙居殿的龍床上。中宗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上官婉兒和幾位宰相肅立於臥榻之側,有人在嗚咽抽泣,有人在唏噓流淚。老太監武壯雙肩聳動,壓抑不住要大放悲聲,捂著嘴跑了出去。
彌留之際的則天女皇猛然睜開眼睛,麵無表情地看看眾人,然後徐徐說道:“朕要走了。朕死之後,去……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皇後。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瑗、柳奭等子孫親屬,受株連者,皆……皆赦其無罪……並複舊……舊業。”
這是最早的一批冤家。以後那些被冤殺者,在清算酷吏統治時多已平反。則天女皇在臨走之時,不想再把今世的恩仇帶到另一個世界。
喘息一陣之後,她又說道:“將朕葬於乾陵,與先帝合墓。墓前所豎碑謁,勿須鐫文。朕一生功過,任由後人評說。”
說完,她又一次閉上了眼睛。床前又響起了哭聲,聲音越來越大。可是,在則天女皇聽來,這聲音卻像從遙遠的天邊傳來,如同嫋嫋仙樂一般,在她的耳廊中縈繞。
她覺得自己的身體像在輕飄飄地起飛,穿行在一片片五彩繽紛,縹緲不定的雲層裏。忽然,她似乎又置身於上苑之中,皚皚白雪,凜冽朔風之中,一朵碩大的火紅的牡丹花正昂首怒放,其他紅的、黃的、綠的、紫的、白的各種花營,也隨之展瓣舒蕊,次第綻放。姹紫嫣紅,絢麗灼目。
她想起來了,幾十年前她當皇後時,冰天雪地遊上苑,曾見過這種景象。這是她一生中所創造的,無數空前絕後的奇跡中的一件,她為此感到無比的自豪。
她的臉上漾起一種滿足的醉心的笑意,嘴角在輕輕蠕動著,像是在吟詠著什麼。
別人都聽不清楚,唯有上官婉兒卻聽得極其清晰,一字一句都像響雷般在她的心頭滾過,還是那首臘日遊上苑的詩:
明朝遊上苑,公急報春知。花需連夜發,莫等曉風吹。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則天女皇還在為她這叱吒風雲,號令天下的輝煌一生而驕傲。
醉心的微笑在則天女皇蒼老的麵頰上慢慢地凝固了,她曆經八十二個春秋的生命,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神龍二年二月,則天大聖皇後的靈柩,在中宗皇上和文武百官的護送下遙往長安。五月舉行隆重的安葬儀式,按照她的遺詔,與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墓前豎起了一座高大的無字碑。
八百多年以後,這座無字碑上終於有了字。明朝一位無名氏寫的四句詩,被虔誠的人們赫然鐫刻在了無字碑上:
乾陵鬆柏遭兵燹,滿野牛羊春草齊。惟有乾人懷舊德,年年麥飯祀昭儀。
有人說,這首小詩不僅刻在了無字碑上,更深深地刻在了老百姓的心頭上。達官顯貴、文人士子的毀譽無所謂,黎庶百姓的評價才最準確,最公允。
則天大聖皇後在九泉之下,又一次開心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