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漫漫黃昏(1)(2 / 3)

8月,亨利二世回到迪爾伯恩,憤怒和惶惑,希望與夢想交織著,讓年輕的亨利二世經曆了一個極為特殊的時期。

此時,公司由老亨利掌握著,他的背後是對福特公司覬覦已久的貝內特,實際上,老亨利已經提出過讓貝內特擔任下一任總裁。貝內特想趁著老亨利在世並掌權的時候名正言順地得到公司的最高權力。

他和一幫親信整天圍在老亨利身邊,引起了愛德塞爾·福特家人的強烈不滿。愛德塞爾多年來忍受父親和貝內特的迫害和虐待,埃莉諾看在眼裏恨在心裏,現在,她感到她的長子又要被排擠了,她絕不能袖手旁觀。她一改愛德塞爾在世時冷眼旁觀的態度,幾次出麵和老亨利就公司的人事安排激烈爭吵,失去兒子的克拉拉也不動聲色地站在兒媳一邊,不斷地在丈夫麵前述說長孫的種種優點。但老亨利頑固不化,小亨利皈依了天主教,還和富人的子弟來往密切,這讓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兒子身上那些他一輩子都不能容忍的壞習氣,於是,他再次表現出對長孫的極大不信任,一如既往地支持貝內特。

在福特公司內部,唯一能和貝內特競爭的索倫森也遠遠不是貝內特的對手了。當時,國家正處在戰爭中,為了轟炸機工程,索倫森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產上了,對於老亨利不明不白的幹預和貝內特的敵意,索倫森的承受力已到了極限,他開始考慮退休,並且抓緊一切機會請求老亨利讓小亨利接管公司。然而,索倫森已經是自身難保了。

與此同時,貝內特似乎已經成為福特公司事實上的總裁,他自稱是亨利·福特的代言人,隨意發號施令,並且清洗公司裏所有與索倫森和愛德塞爾站在一邊的人。就連索倫森他也不放過,他專門派了一個人跟著索倫森,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25歲的亨利二世很有城府。他一回到迪爾伯恩就立即搬進父親的辦公室,參與公司管理。他在公司裏到處走動,了解情況。事實上,早在1941年的春天在海軍部隊接受培訓的時候,他就開始給索倫森的秘書寫信索要有關公司發展的最新資料,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索倫森開始把注意力投向這個孩子。愛德塞爾去世後,他在百忙中經常抽時間關照這個孩子,認為這個孩子是福特家族的希望所在。

但是這個長相漂亮的大男孩對業務毫無經驗,既沒有經營經驗,也沒有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工廠裏的人都擔心他根本不是貝內特的對手,而他偏偏不信邪。多少次,他暗地裏下決心,一定要為父親複仇,把貝內特趕走,複興福特家族的事業。為此,他將戰勝一切困難,一連幾個星期,他都在閱讀和研究父親留下的文件和材料。看到父親當年在那樣專製的情況下,為了維護福特公司經曆了怎樣的艱難困苦,想到父親含冤死去,他就難以抑製自己,最後,他決定用迂回策略,最終戰勝家族最大的敵人——貝內特。

他開始有計劃地討好他的祖父,給他寫信,說盡了好話。他也和貝內特套近乎,時常地走進貝內特的辦公室,對他噓寒問暖,兩人的關係竟然意外地密切起來。他與貝內特十分合作,還跟貝內特一起乘坐飛機,學習駕駛技術。他的性格和他那溫文爾雅的父親截然不同,而更像他的祖父,強悍、多疑、野心勃勃,他巧妙地掩飾了他的強大野心、旺盛的鬥誌和複仇心理。所以在貝內特眼裏,不學無術的浪蕩公子反而成了一個對他很尊重、很順從的孩子,顯然他放鬆了警惕。

而老亨利不過是個影子,他已經被貝內特牢牢地控製了。小亨利想提醒祖父,但老人家斷然說:“我不允許任何人詆毀哈裏。”

如果說,亨利二世一直在偽裝自己的話,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強硬態度和意誌力逐漸顯現了出來,甚至有時對著貝內特大呼小叫,索倫森感到福特家族有救了。

要完成複仇和複興計劃,必須要有自己的人,漸漸地,小亨利身邊聚集起一幫經驗豐富、精明強幹的人士,其中包括生產經理米德·布裏克、銷售經理約翰·R.戴維斯,還有曾經擔任聯邦調查局底特律辦事處主任的約翰·布加斯。這些人為小亨利出謀劃策,計劃趕走貝內特並對公司進行改革。當然,小亨利依然保持低調。

與此同時,小亨利的堅定支持者索倫森卻不得不離開了福特公司。索倫森在福特公司已經工作了3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所作的出色貢獻獲得了公眾的肯定,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但這讓老亨利不舒服,他不允許任何人獲得外界的美好評價,除了他自己。隨著愛德塞爾的去世,貝內特對他的迫害也變本加厲,夾縫中的索倫森已經無法生存了。1944年1月,索倫森被迫辭職了,因為老亨利剛剛任命貝內特擔任索倫森的生產事務的助手,他已經沒法在公司裏待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