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大蕭條時期(1)(3 / 3)

他對什麼都不滿意,除了他自己和他喜歡的那些東西。

但是,麵對經濟危機帶來的嚴酷的現實,亨利·福特又一次不太情願地意識到,A型車的使命也已經完成了。要想在危機時期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不被對手打垮,他就必須研製一種新型車,滿足經濟困難的人們對於汽車的需求。

於是,老亨利謝絕了記者的采訪,穿上穿了好幾年的舊工裝,一頭紮進迪爾伯恩的技術實驗室裏,不分日夜地緊張工作。

按理說,工廠不缺研發人員,他的兒子愛德塞爾在汽車方麵已經獨當一麵,而且愛德塞爾的設計更受消費者的喜愛,那麼年過古稀的亨利何必還要像年輕人一樣投入緊張的工作呢?這還是他的信念使然。他對他的一個同事說,他這是在做一種榜樣,以便讓那些意誌消沉的工人樹立起不屈不撓、勇於犧牲的精神。

事實也是如此,A型車產量已經萎縮了,福特工廠沒有能引起社會重視的產品了,工人中普遍缺乏激情,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哪一天會被解雇。而大蕭條時期的失業意味著災難。果然,工人們看到老人家親自參加到研發中去了,想象著即將誕生的新型車以及隨之而來的市場訂單,他們的熱情也煥發出來了。人就是這樣,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一種激勵,越是需要向上的熱情。這種熱情又是可以傳染的,當它在整個工廠中彌漫的時候,就變成了一股不可抑止的向上精神。

亨利正在研製的汽車配備八缸發動機,他將其命名為V-8型。前邊我們說過,在T型車轉產A型車的時候,福特工廠進行了一場聞所未聞的廠房設備大調整,中間經曆了幾個月的停產期,不僅在工廠內部,甚至在整個美國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次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公司決定在原有A型車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開發一種過渡車型,這就是B型車。這個任務落到了愛德塞爾身上。

亨利·福特以旺盛的鬥誌和全部精力投入到研製新型汽車發動機的過程中,這是他最擅長的技術,他對新型發動機的技術要求很高。

但是,他對他身邊參與研究的人員非常不信任。有一次,他在一張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說克萊斯勒也在研製一種新型發動機,於是,他立刻暴跳如雷,對他身邊的人大吼,“我就知道是你們把我的秘密泄露給了該死的克萊斯勒,我親眼看到了!”多少年來,亨利身邊的人已經無數次的領教過他的淫威,時間長了,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就算他威脅要解雇某人,人們也不會像當初那樣如驚弓之鳥了,更何況,也沒有幾個人在他盛怒的時候被解雇,大家都把他當做老小孩。

這一方麵是因為老亨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讓他們對這位老人尊敬有加,另一方麵,愛德塞爾在工人中有很高的威望,他們更願意留下來,他們相信當愛德塞爾掌管公司時,一切都會好起來。

經過數日苦戰,福特公司的B型車和V-8型車終於研製成功,為了V-8型車,公司投入的研製費用高達5000萬美元,而最終每輛售價隻有465美元。V-8型汽車是無可挑剔的、質優物美的,集高效、高速和廉價於一身,再一次體現了亨利·福特一貫倡導的為美國人們生產最好的最廉價的汽車的理念。

在以後的20多年裏,V-8型汽車一直長銷不衰,成為福特汽車公司的精品。此時的亨利·福特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盡管在美國最蕭條的時候,他有過一些不適當的言論,沒有和美國政府保持步調一致,但他還是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他的價值所在。

任由邪惡勢力的膨脹

為了將新型車盡快投入生產,福特公司的生產線還是要進行改建,為此部分工廠將關閉半年,大批工人又要失去工作了。在此之前,福特工廠的工人們還不得不忍受隨意降低工資、延長勞動時間的不公平待遇,現在他們悲觀失望。1932年3月7日,在工會的組織下,大批失業的福特工人與激進人士從四麵八方集結到底特律。中午,3000名工人向迪爾伯恩進發,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場運動是一個叫貝內特的人引起的。

隨著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到來,工人普遍陷入失業和貧困狀態,這時候,美國工會組織開始組織工人與資方進行鬥爭,爭取應有的權利。而亨利一直對工會抱著敵對態度,他宣稱:“工會是被猶太資本家而非工人所控製,它僅僅是猶太人試圖控製整個工業的一種工具。”於是,亨利·福特決定利用貝內特把所有的工會組織從福特公司徹底清除。

貝內特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