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凱斯勒可以在福特公司獲得非常好的職位,那是他的能力所能勝任的,但是他堅決要求從最底層做起,於是,他來到福特-索恩卡車公司,年薪5000美元,是其他工人的兩到三倍。年輕的律師成了一名技工,他和其他工人一樣在生產線上緊張忙碌,到了午餐時間,也和別人一樣走到外麵,坐到草坪上吃午飯。盡管他和工人們打成一片,但那鑲著厚鏡片的寬邊眼鏡,還是顯得他和工人們有點不一樣。
他很快就贏得了工人們的好感,大家都認為他不僅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而且非常聰明,做任何事都充滿激情,他能夠很快地吸收外部信息,然後在自己的頭腦中迅速加工整理,最後得到一個正確的結論。像凱斯勒這樣的魄力和精力,在福特公司恐怕就隻有索倫森能成為他的對手了。索倫森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對凱斯勒采取一種敵對的態度。有一次,凱斯勒當著索倫森的麵,直言不諱地批評亨利“一直在壓抑愛德塞爾”,結果,索倫森當即就反駁他,兩人大吵了一頓。
後來,愛德塞爾把凱斯勒調到了高地園工廠,凱斯勒再一次從底層做起,他穿著工裝,在工廠的每一條流水線上巡視,了解每一個生產過程,從其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計劃。公司按著他的建議整改,把積壓的零配件都賣了出去,資金的周轉速度大大加快了,也減少了1920年經濟危機中的損失。
凱斯勒一直認為他來到福特公司就是為了幫助愛德塞爾,他做的每件事都設身處地的從愛德塞爾的立場出發,因此,索倫森和亨利對凱斯勒的敵視心理也越來越強烈了。
在亨利·福特的內心深處,不僅對凱斯勒在公司和愛德塞爾站在一起不滿,凱斯勒給這個公司帶來的變化,盡管對公司是有利的,但已經習慣了專製的老亨利還是感到自己的權威被削弱了。他也不能容忍凱斯勒那種典型的底特律精英階層的生活方式,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凱斯勒的極力勸說,愛德塞爾才像他一樣,在著名的風景勝地海豚港買下了一座別墅。在那裏,他們與洛克菲勒家族和美國東部的名流們一起度假,這更讓對金融家毫無好感的亨利氣憤不已。
在福特汽車公司內部,以愛德塞爾和凱斯勒為一方,以亨利和索倫森為另一方,雙方的爭奪達到了白熱化程度。1923年,愛德塞爾動用自己的權力,福特公司強行通過了任命凱斯勒為公司副總經理和董事會成員的決議。凱斯勒的新辦公室就設在愛德塞爾辦公室的旁邊。兩個年輕人開始著手改組公司的領導班子,準備大幹一場。索倫森立即把這些情況彙報給老亨利,結果老亨利把兒子一通臭罵。
幾天後,父子矛盾又進一步尖銳化了。起因是愛德塞爾發現索倫森在公司裏頤指氣使,野蠻管理,雇員們都受到他的打擊,士氣下降,而且,索倫森竟然在工人麵前對愛德塞爾橫加指責,愛德塞爾實在是忍無可忍了,作為公司總裁,他下令辭退了索倫森。索倫森立即趕到老亨利麵前哭訴自己的冤屈,老亨利便毫不猶豫地立刻讓索倫森官複原職。愛德塞爾再一次遭到巨大打擊,對於自己的父親他已經無話可說了。除了工作,他很少和父親碰麵,也更少回光明港看望父母。
沒有人能戰勝他
來到福特汽車公司後不久,頭腦靈活的凱斯勒就發現T型車已經過時了,福特汽車公司需要一種新的汽車來代替T型車以繼續在市場上占據主要地位。
實際形勢極其嚴峻。當亨利·福特還沉浸在T型車的巨大成功中,認為T型車的地位不可動搖的時候,阿爾弗裏德·斯隆成為通用汽車公司的掌門人。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CEO在短短的3年內就讓瀕臨破產的通用汽車起死回生,此時,他正領導著他的公司以令人眩暈的速度發展。他注意到頑固的亨利·福特所忽視的事實,汽車工業已經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消費者的興奮點已經從經濟實用向美觀舒適、性能更加優越的方向發展。同時,以威廉·努德森為代表的曾經為福特汽車公司作出巨大貢獻的人物被亨利趕出公司以後,潛伏在各個大公司裏,時刻準備著對亨利反戈一擊。正是在努德森等人的主持下,性能優越、設計完美、價格合理的雪佛蘭汽車逐漸占領美國汽車市場,蠶食著T型車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