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9日,張學良與蔣介石在保定車站會晤,蔣暗示其下野。3月11日,張學良發表辭職通電。內稱:“此次蔣公北來。會商之下,益覺餘今日之引咎辭職,即所以效忠黨國,鞏固中央之最善方法,故毅然下野,以謝國人。”3月12日,張學良偕夫人於鳳至及趙一荻、端納等從北平清河機場離開北平,當天下午抵達上海。
張學良為什麼要來上海呢?張學良是要出國的,出國前張學良決心戒毒,而他選擇了上海,入住了張嘯林的181號大賭場。張學良之所以要來上海,是因為上海是當時國內最有名的花花世界。自從父親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張學良手握東北軍幾十萬軍隊的大權,生活更是放蕩。在張學良掌權期間,對政事並不專心,每日沉溺於酒色之中,還學會了吸毒,是名副其實的花花公子。他在上海期間閉門謝客,在蔣介石的關照下和杜月笙的幫助下決心戒毒,並且自撰戒毒條幅:“陋習好改誌為鑒,頑症難治心作醫。”
在此之間,還發生了張嘯林白吃耳光的插曲。有一次在大世界的堂會戲演出,前排座位中習慣於保留部分貴賓席,這是供來賓中的少數軍政要人、豪紳巨賈、社會名流和外國領事、洋行大班等中外頭麵人物的專座。不料有一個身穿國民黨軍裝卻無杠杠條條的來賓,大模大樣地也去坐在貴賓席上。這被擔任總招待的張嘯林看到了,認為一個普通官兵哪配占此佳座,便走過去叫他滾開。張嘯林態度傲慢,出口傷人,使對方不能容忍,頓時火起,便抬起手來給了張嘯林一記響亮的耳光。這在當時誰也不敢碰“張大帥”的一根毫毛,如今他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吃了虧,豈肯罷休!正當他揮手想叫手下人大打出手時,杜月笙聞訊趕來。他不看猶可,一看之後,急忙向麵紅耳赤、滿臉怒氣的張嘯林打招呼,打發他走開,然後還連連向軍人賠禮道歉,請他就座看戲。一場風波,始告平息。原來這個貌不驚人的來賓,是張學良的代表。
當時,雖然張學良已經下野,可是曾經的三軍副總司令,背後還有幾十萬東北軍。張學良雖然在上海深居簡出,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但杜月笙還是發了請帖。張學良背負著罵名,不好公開露麵,但也不好駁了杜月笙的麵子,於是派出自己的副官當代表也是理所當然。由於張嘯林平時就不注意細節,雖然與張學良見過幾次,卻對張學良的副官視若無睹,自然不認識。那副官平時在東北橫行慣了,就算如今落魄,哪裏容得一個流氓頭子頤指氣使!這也算是張嘯林一向眼高於頂付出的代價。而杜月笙卻截然不同,不僅與張學良打得火熱,與其手下人等都很熟絡。張學良的的代表自然一眼就認識,也當然有資格坐在貴賓席看戲,所以張嘯林這記耳光是完全白吃了。雖然為了照顧他的麵子,杜月笙再三通知手下此事不許張揚出去,但是來賓既有萬餘人之多,如何封得住悠悠之口?這事很快就傳開來了。而當時上海人聽到有人敢打張嘯林,多半是幸災樂禍的態度。
正是此時,張學良在181號安心戒毒,不料卻招來了民國頭號殺手王亞樵。
(第六節)民國好漢
在風雨飄搖的近代,亂世中橫空殺出一條好漢,此人來自安徽,一把斧頭將上海灘殺得昏天黑地,這個神秘的人物行蹤飄忽、神出鬼沒,屢屢出手不凡。封建餘孽他殺,黨政要人他殺,日本鬼子他殺,貪官汙吏他殺,漢奸特務更是他的下酒小菜。他揮刀舉槍馬不停蹄,一路暢通殺得好不瀟灑,從合肥殺到上海,從上海殺到南京,從南京殺到武漢、福州、香港、南寧……一言以蔽之,天上飛的地下走的,上至達官貴人下到爪牙爬蟲,沒有他不敢殺的。這個人就是王亞樵!
王亞樵,1889年2月26日生於安徽合肥北鄉(原肥東縣磨店鄉),原名王小郢。因在結拜兄弟中排行老九,人稱王老九。王亞樵自幼讀書,聰穎過人,但玩劣異常,好打鬥,有極強的領袖欲。他的啟蒙老師對他是又愛又恨,恨他玩劣,屢屢製造事端;愛他聰明好學,成績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