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連任就職演說——1937年1月20日(3 / 3)

我看到數百萬人被剝奪了教育和娛樂的權利,得不到改善他們自己及其後代的命運的機會。

我看到數百萬人缺乏購買工、農業產品的能力,而由於他們的貧困,又使其他數百萬人無法進行工作和生產。

我看到全國三分之一的人住不好、穿不好、吃不好。

我向你們描繪這幅畫麵,並非出於悲觀絕望。我是懷著希望來描繪的,因為全國人民現已看到和了解了國內存在的不公正現象,他們就會建議一筆將它抹去。我們下定決心,要使每個美國公民都成為國家照顧和關心的對象,我們決不會把我同境內任何一個忠誠守法的群體看作多餘者。檢驗我們進步的標準。並不在於我們為那些家境富裕的人增添了多少財富,而要看我們是否為那些窮困貧寒的人提供了充足的生活保障。

假如我對我國人民的精神和目標略有所知的話,那就讓我們不要理會“安逸”先生、“機會主義”先生和“怯懦”先生所說的話。我們要繼續前進。

從整體上說,我們共和國的男男女女都是心地善良的人,他們不僅具有樂於奉獻的火熱心腸,而且頭腦冷靜,腳踏實地,朝著預定目標穩步前進。他們會要求民治政府的各個機構都運用有效手段來實現他們的意願。

一個政府的所有組成人員若都能作為全體人民的受托者而工作,那它就是一個稱職的政府。它若能跟上時勢的發展,就會取得不斷進步。倘若人民能夠了解這個政府所作所為的真實情形,那它就會得到正當的支持和合法的批評。

假如我對我國人民的意誌略有所知的話,那麼他們所要求的就是要創造並保持使政府有效運轉的各項條件,就是要使我們的國家免受不公正這種癌症的侵襲,從而成為一個向往和平的典範,在世界各國中保持強大的地位。

今天,我們重申,在急劇變化的文明時代,我們的國家決心獻身於長期倍受珍視的種種理想。在每一片土地上,時刻都有使人分道揚鑣和使人走到一起的種種力量在發揮作用。在為各遂其誌而奮鬥的時候,我們乃是個人主義者;但在作為一個國家而尋求經濟和政治進步的過程中,我們就成了一個整體,不是全體向上攀登,就是一起墜入深淵。

我們在奮鬥中要保持民主作風,這就要求以極大的耐心來處理方法上的分歧,並且做到虛心聽取各種意見。不過,在眾多聲音的吵嚷混亂當中,要能夠對於占主導地位的公眾需要達成理解。於是,政治領導者就可以表達人們的共同理想,並且有助於這些理想的實現。

借此再度宣誓就任合眾國總統之際,我又一次擔當起領導美國人民沿著他們選定的前進道路奔向前方的莊嚴職責。

在擔任這個職務期間,我要盡最大努力按照人民的一員說話,按照人民的意誌辦事。我要祈求上帝的指引,來幫助我們全體和每一個人,來啟發執迷不悟的人,來引導大家走向和平之路。

注釋:

〔1〕費城製憲會議於1787年召開,至1937年時已150年。

〔2〕羅斯福擴大行政權力的做法以及種種國家幹預措施遭到了反對者的攻擊,如前任總統胡佛在其《對自由的挑戰》一書中稱“新政”是“社會主義”、“對整個自由哲學的否定”。

〔3〕“希望之鄉”(Promised Land),也譯“應許之地”,指《聖經》中上帝賜給亞伯拉罕的迦南寶地。

〔4〕這裏引用的是19世紀英國詩人阿瑟·奧肖內西(Arthur O’Shaughnessy)的詩句。

〔5〕幸福河穀(happy valley),《聖經》中有“死蔭之幽穀”一說,指人在臨死前的恐懼階段,羅斯福在此反其意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