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老板挖金 1(1 / 3)

江老板這才跟他擺談起往事,原來江老板起先並沒有現在這份家業,最初的時候是個跑灘拉船的纖夫,如今能有這份光景,乃是他年輕之時在大巴山裏淘挖出來金子拿命掙來的。

那會兒的江麵上雖有機器火輪船,但也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大多數還是要靠人拉船運貨的木船居多。江老板那會兒還是小江,入袍哥、打爛賬都沒混出個名堂來,反而因打架失手傷人被官府抓去,賠錢外帶坐了三年監才了事。出來後物是人非,早先跟著一起操社會的袍哥大爺也找不到,為了活命,無奈隻能賣力氣拉纖,吃苦受累自然不必多說。

有次在茶館裏喝茶聽評書張口神說,大巴山裏有條金脈,好多人去挖金子都發了大財,要是刨山淘土挖出來大塊狗頭金的話,買房置地、娶妻生子當個大老板不成問題。隻是金脈往往隱在深山老林之中,山裏大獸精怪出沒,隻有人手眾多的幫派碼頭,仗著人多才敢進山淘金,膽小孤單之人向來是不敢深入其中。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還在拉纖的小江就動了心思,晚上回來在船上休息的時候跟身邊另外幾個纖夫擺談,眾人聽罷,趕緊勸道:“你曉不曉得大巴山離這裏有好遠?坐車坐船起碼都要十天半個月,難不成你伸著兩隻腳板就能走過去?再說了,大巴山山深林密,其中豺狼虎豹、蛇蟲狐鬼的傳說曆來不少,山路又曲折難行,要是有弄好掙的錢,你以為還能輪得到你嗦?除了那些大幫人馬能在大巴山中找到金子生還外,你幾時又見過有哪個孤身一人,活著從山裏麵帶出來過金子?就算是你娃能找到金脈,你是會尋找金脈的本事還是曉得咋個淘土留金?當真以為自己提著個腦殼過去了,就能一鋤頭刨出個金娃娃嗎?我看呐,你還是安心拉船,有口飯吃穩當點,就莫要在這裏一天到晚想精想怪。”

眾人一連幾個問題還真把他給問住,小江聽完,心裏也打起了退堂鼓,隻是心中有了念想,自然忍不住時時生出貪欲。幾番思想掙紮後,下定決心非要去大巴山裏搏一搏,挖出狗頭金換成現大洋,趁著年輕好生點搏一把,做個身不動膀不搖的坐商老板。至於所謂的豺狼虎豹、蛇蟲狐鬼之類的傳言,我都窮得來拉纖活命,就算不餓死,早晚也是要累死在這個行當裏麵,連死都不怕,還會害怕這些嗎?自己確實不會淘金這份手藝,和尚吃齋念佛,打坐念經那麼惱火的行當不也是人學的嗎?於是四處打聽拜師,鐵了心要搞在這個事情上出點名堂來。也不曉得是命中該吃這碗飯,還是當真是出門遇貴人,沒想到多方打聽下來,還真找到個懂行的老師傅學會了淘沙金、找金脈的手藝。

教他手藝的師傅年紀大了,有心再幹這個行當也沒那個力氣,有心把手藝傳下去,於是悉心傳授淘金要訣,告訴小江要想找到金脈,望、分、淩、問四法缺一不可。望、分兩法最為下乘,說白了就是會看、會分辨,基本上都是已經明確金脈的可能性較大後,再通過看泥色、分草木、辨昆蟲來確定金脈所在,而後掘土開石、淘泥篩沙,去其糟粕獨留精華,方能見得金沙。

比如說泥色泛黃、草披精光、綠蚊(綠色的金龜子,川話發音念錄)泛螢,一般泥色越黃,說明此處礦藏豐富,如能找到銅、鉛、石英之類的礦石,那極有可能此處礦藏與金脈伴生,找到金子的機會很大。要是礦藏埋藏較深看不出來,地麵上的一些伴著金脈生長的鳶尾花、金銀花、問荊草之類植物。這些花草上在川地也很常見,遠遠看去,如果葉子、枝幹上麵有金屬光華,說明地下必定會有銅鐵金銀之類的礦脈。而與這些花草伴生的昆蟲,常年啃噬生在於此的花草,身上必定生有螢光晃動,此類方法千百年流傳下來,不能說萬試萬靈,那也有一定的準確性,多少比提著鎬把、鋤頭到處亂挖一氣強上百十倍。

至於上乘的淩、問二法就有點玄乎了,相傳有種頭大巨鉗的紅頭螞蟻,專挑金銀礦脈生長,稱為聚金蟻,一些苗族巫師擅養聚金蟻,在蟻卵時期便以自身精血、秘法飼養長大後,便能念咒控製聚金蟻,驅使其沿著山石縫隙直通礦脈。一旦發現金銀細碎,便可馭使聚金蟻將之一一吞吃入腹,而後一點點將大小金銀碎屑搬出,直到將整條礦脈搬空為止。又有一法為問字訣,乃是采用望天打卦、拷問陰魂下地找尋金銀礦脈,有點類似於道家的五鬼運財之法,傳自魯班術,由苗族巫師代代相傳至今,對外從不外露絲毫此法。但金礦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則是銀礦,多被苗家之人製作成飾品穿戴在身。所以如今苗族女子身上的銀飾華美萬分,也是因為苗族內有擅長尋藏的老師傅所致。

要說淘金這個行當,光有手藝還不行,沒有師傅指點如何尋找金脈,扛著鋤頭到處挖,就算把自己累死也不可能找到一星半點兒。而且身子虛、怕苦怕累的人這個活路幹不下來,其中的辛苦不是三兩句話就能說的明白的。

比如說找金脈,光是這一點就能勸退大把的人。金脈不是野草野花,全都長在山溝上麵,好挖的這些千百年下來早都被人挖得幹幹淨淨,連點渣渣都不會給你剩下來,翻山越嶺、頂風冒雪天天鑽進人跡罕至的山溝溝裏,不是身強力壯的人吃不消。

進山時間起碼就是幾個月,人在荒山野地奔波找尋,吃吃喝喝這麼多東西不可能都帶在身上,頂多帶點鹽巴、海椒在身。山裏麵除了漫山的荒草亂石、枯木大樹,不可能有賣蒜泥抄手、紅油水餃、富順豆花飯的攤子,要想喂飽肚皮就得自己想辦法,打獵下套、辨識野菜、挖坑生火、搭棚歇腳,這裏麵的名堂學會還是其一,十天半個月見不到人煙的苦悶,中間受的辛苦一般人也玩不轉。

照小江的想法,手藝已然學會,買來淘金鬥、簸箕、毛毯、鐵釺子、鐵鏟子等工具,等著再攢下一筆錢夠吃喝幾個月就可以開整。身邊年長的工友看他這幅鐵了心要幹的樣兒,勸了幾次都勸不住,也就不再多說啥子,反正該死雞兒命朝天,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自己都還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人,天天睜眼就要下大力拉船奔命,該說不該說的都講明了,哪有閑心再管他這些屁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