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巡演大江南北,絕技譽滿華夏(3 / 3)

三十八年,我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至今成為一個製藥工程師,但對京劇之愛好,使我常常哼哼京劇,這一切均由您的藝術使我對它有了熱愛。但可惜的是,隨著工作之繁忙和家務,使我難以經常去看京劇,反過來,現在演的京劇除一些較好的演員外,實不耐看,有了“電視”在電視中解解思念算了……38年前寧波大世界京劇場旁有賣冰激淩的,當時是用冰放些鹽用手捶出來的。那時寧波大世界僅三個劇場,以京劇場最大,越劇、甬劇次之,它在河邊上,上麵是菜場,今天它恐怕早已成為“故跡”了。

說真的,我真想會會您……你是我38年前心目中的“小王其昌”,當年我在後台偷偷看你化妝,確實沒想到要隔這麼長時間才能再見……這一切作為一個長期思念您的觀眾向您傾吐欽佩之心吧!

祝演出一切順利、成功。

你當年的小觀眾陸守方

1984年6月26日

其二:

俞老師、蘇老師:你們好!

……去年6月底你們來滬短期演出,俞老師寄來的兩張票根,我至今仍保留著,那是7月2日的《雙槍陸文龍》。現在逢到中央電視台播放寧夏之銀川氣象預報時,我總會聯想起你們,好像你們是我親屬一般。人的感情有時是很怪的,我也說不出為什麼會這樣。去年7月2日看演出時,座後有二位“老寧波”,他們(的)票子也是你們寄去的。可見俞老師你們確實很“四海”,並沒有著名演員之架子。我妻子見了你們的來信也說你倆肯定是正派人,不似某些演員……我也經常為你擔心。隨著年齡之增長,體力必然下降,而舞台上武生的出手不像一般演員,極有可能失手,越著名則上台的思想負擔也愈大,這真不容易啊!願你青春常在。

最近厲慧良受貴州京劇團邀請來滬演出,票價高達一元八角,這是近年來上海舞台上的京劇高票價,天天滿座,門口黑市票賣到兩元五角至三元。我還是五十年代在中國大戲院看過他多次演出,今年他已六十歲,確實不容易,但畢竟他是男的,和俞老師是位女同誌相比,差不多的年齡,更顯得你的精神也!

目前京劇(之)路確實越來越窄,年輕人欣賞京劇已同外國人看京劇那樣,要使京劇複興必須從武開始,大力挖掘劇目,提高年輕演員技術和演出機會,關鍵在於年輕演員有無老一輩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目前則差距甚大。蘇老師對此不知同感否?上次看了你們的二次演出,一些配角演員演來就不太精神,甚至有些次主要演員也是如此,說得尖銳些,現在花二角錢能看兩小時電影,而花一元錢如果看兩小時多些無勁的戲,那觀眾當然會越來越少,而有些演員見不賣座,則演來更無勁,那豈不成了惡性循環,最後則隻能消亡……當然現在年輕觀眾不太理解京劇,但畢竟京劇演員該如何對待自己,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見到俞老師的劇照,猶如見人,希望能有張大一些,更能看清俞老師的精神。你看我又自說自話了!出國訪問歸國後,望能來信。以後有什麼需我效勞的,請來信告知好了,包括購些生活用品。餘不多告了。祝全家安好。

守方敬上

1985年5月7日

當時俞鑒已身患膽結石症,陸守方——這位細心的醫藥工程師十分關心她的病情,很快寄來了當時剛剛研製成功的新藥“金膽片”,並在信中詳盡地介紹了用法、用量。他一次就寄足了三個月的用量——得知俞鑒不久將出國演出,連她出國期間的用藥也考慮到了。

觀眾的厚愛,永遠是俞鑒演好戲、做好人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