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小人當道,壯誌難酬(1 / 1)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原名屈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人。

長江兩岸廣闊的土地上有個國家叫楚國。屈原從小愛學習,讀過很多書,決心報效國家。一次,屈原奉命到郢城去當官,屈原欣喜若狂。

來到郢都,屈原拜謁了楚懷王。第一次見麵,屈原向楚懷王陳述主張。屈原說:"秦國總想著吞並楚國,楚國危險啊!"

楚懷王說:"楚國地大物博,有雄兵百萬,怕什麼?"

屈原對楚懷王說:"秦國善於挑撥離間,想逐個吞掉六國,楚國的西麵和北麵,都受到秦國的威脅。我們應當聯合齊國,抵抗秦國。"

楚懷王點頭表示讚同。屈原說:"楚國君臣應該加強團結,富國強兵,限製官員和貴族的特權,重用賢人。靠賢人輔佐大王,楚國才能強盛。"

屈原說得楚懷王非常高興,楚懷王封屈原為左徒,讓他參與軍政。

一次,屈原負責起草變法改革的"憲令"。上官大夫知道後,怕屈原寫的"憲令"條文對舊貴族不利,屈原得到楚懷王的重用,地位超過了自己。上官去"拜訪"屈原。

屈原正在思索"憲令"的條文,突然,上官溜進了屈原的書房。上官對屈原說:"左徒大人,能叫我看看嗎?"

還沒有公布的"憲令"是絕密文件,除國王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看。屈原嚴肅地說:"你無權過問。"

上官趁屈原不注意,抓起"憲令"草稿。屈原從他手中奪過草稿,把他轟出去了。

上官跑到王宮,對楚懷王說:"屈原辜負了大王對他的信任。"

"發生什麼事了?"楚懷王問。

""憲令"草案是國家機密,但屈原到處說。他還說大王若沒有他,任何事都辦不成!"

楚懷王對屈原開始疏遠了,屈原說什麼,他都不願意聽。屈原的壯誌成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