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真正的快樂都是免費的(3)(3 / 3)

幸福是一種自我剝離的能力,以及自我生成的能力。生活中,沒有多少幸福是現成的,有幸福的人,隻是會幸福罷了。

幸福人生需要三種姿態:對過去,要淡;對現在,要惜;對未來,要信。

我們對於幸福的定義太苛刻,對於不幸的定義卻太寬容。

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層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對就越難。越是在底層,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從底層跨越的層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強烈。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期盼,是一種心靈的感受。隻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你今天感覺到幸福了嗎?

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的,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生意人的賬簿,記錄收入與支出,兩數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賬簿,記錄愛與被愛,兩數相加,就是成就。

人生要學會儲蓄。你若耕耘,就儲存了一次豐收;你若努力,就儲存了一個希望;你若微笑,就儲存了一份快樂。你能支取什麼,取決於你儲蓄了什麼。沒有儲存友誼,就無法支取幫助;沒有儲存學識,就無法支取能力;沒有儲存汗水,就無法支取成功。想要有取之不盡的幸福,就要每天儲蓄感恩和付出。

人沒有完美,幸福沒有一百分,不能擁有那麼多,你又何必要求那麼多。生命是一條毯子,苦難之線和幸福之線在上麵緊密交織,抽出其中一根就會破壞整條毯子、整個生命。沒有痛苦,人隻能有卑微的幸福。

幸福的人都喜歡沉默。一直喋喋不休說自己如何幸福的人內心一定是虛弱的。不要拿著別人的地圖,找自己的路。別讓過去的悲催,或者未來的憂慮,毀掉自己當下的快樂。當你超過別人一點點,別人會嫉妒你;當你超過別人一大截,別人就會羨慕你。

幸福是一種和諧,和諧是彼此的尊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完美的現實,需要一顆寬容的心來包容。人生大多數痛苦,源於想不開、看不透。痛苦的悲哀,不是別人不順你的意,而是自己的心在內耗。當內耗達到極致,便是永遠的黑暗。心寬者,樂觀,豁達,心無阻礙,幸福自來。

有個懂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這個人,不一定十全十美,但他能讀懂你,能走進你的心靈深處,能看懂你心裏的一切。最懂你的人,總是會一直地在你身邊,默默守護你,不讓你受一點點的委屈。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說許多愛你的話,卻會做許多愛你的事。

看別人生活時,我們總喜歡放大他們的幸福,忽略他們生活中的不幸,所以別人的生活怎麼看都覺得幸福;而在看待自己的生活時,人們總喜歡縮小自己的幸福,擴大自己的煩惱,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生活總有太多的不滿。

每個人都能過得快活自在,就要看自己用怎樣的心情對待自己的人生了。人在不同的生活階段自有其不同的感受,是不是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就等於得到了快樂呢?其實不然,這和人的心理年齡有著相當大的關係,在不同年齡段所獲得的成就,感受也會不同,很多時候,個人的價值觀決定了感受快樂的程度!

幸福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以為就在咫尺,轉眼卻還在天涯。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喝起來淡而無味,卻不知道正是它的純淨無瑕才讓我們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會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不是終點,而是努力走過的道路,路上遇到的風雨、挫折、痛苦構成了這條路。也是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明白幸福的真諦。

我們覺得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別人幸福”。

幸福的標準是由你的心決定的,很多時候你隻需把標準稍稍降低,你的幸福指數就會大幅上升。

生活有多味。愛情是人間美麗的景致,卻如檸檬一樣,嚼起來有點酸;幸福是一種彌漫四季、充溢你心的甜味;磨難是似藥劑一般的苦味,卻讓你變得更健康;機遇則如一鍋麻辣香鍋,偶爾地讓你體會辣的滋味。生活裏,快樂也會老,情如根,愛似雪,一切自然,努力就好。

一生中,我們要經曆許多事情,而心靈像一個篩子,在世事顛沛流離中,慢慢地一些人就漏掉了。不過,對於智者來說,他們漏掉的隻是別人的過錯與不足,他們不會刻意去記恨一個人,而會記住他人的好和善,並時時充盈自己那顆感恩的心。寬容、大氣的生活會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喜樂與安然。

我喜歡在大街上閑逛,無所事事。在成人的世界中有一種被忽略的安全感,隻要不仰視,看到的都是胸以下的部分,不必為長得太醜的人難過,也不必為人間喜怒哀樂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