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3)(3 / 3)

上天不會給誰太多年華和機會,人生最可貴的品格,就是本分自然地生活,踏踏實實地做事,兢兢業業地工作,誠誠實實地交友,心地坦蕩地為人。因此,無論我們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必須懷有一顆感恩戴德的心,努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努力經營好每一段過往。

一人獨行走得快,與人同行走得遠。人世間的聚散依依,不過是心與心的距離,紅塵中終會有人來人往,學會在遇見中感恩,在經曆中感動,在包容中豐盈,總有一天,懂與不懂,愛與不愛,都不重要了,緣聚緣散,本是尋常。

點燈照亮別人的同時,更照亮了自己

一單身女子搬了家,晚上忽然停電,她趕緊點起蠟燭。忽聽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的小孩,小孩緊張地問:“阿姨,你家有蠟燭嗎?”女子想:天啊,剛來就借東西,以後更沒完沒了了。於是她冷冰冰地說:“沒有!”小孩笑了,還帶著一絲得意:“我就知道你家沒有,媽媽怕你害怕,讓我給你送蠟燭來了。”(相信人、幫助人,才能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加親近。)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處地為他著想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者壞人。

漆黑的夜晚,一個瞎子打著燈籠走在路上。禪師便上前問道:“你是盲人,為何還要打燈籠呢?”盲人說:“夜晚沒有燈光,怕互相碰撞,所以打著燈籠。”禪師感歎:“原來你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別人!”盲人答:“不,是為我自己!”——點燈照亮別人的同時,更照亮了自己。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自己。

驢子在一次長途旅行中幫主人背行李。由於行李較多,驢子請求同行的馬替它分擔一些,但是馬怎麼也不肯幫忙。不久,驢子就因為筋疲力盡死去,主人便把驢子背的東西全搬到馬的背上。馬此時後悔莫及,痛苦地呻吟道:“我竟然做了這麼愚蠢的事,當初我要是稍微幫助驢子一下,現在也不會馱著全部的負擔。”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紫羅蘭卻把香味留在那腳上,這就是寬恕。

人不講理,是一個缺點;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

有時候,讓別人在乎你的最好辦法,就是不那麼在乎他。

談論別人的缺點,你是小人;談論人類的缺點,你便成哲人。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你有權發怒,但不應踐踏別人的尊嚴;你有權失敗,但不應自暴自棄;你有權爭取成功,但不應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你有權要求爭議,但不應以複仇為手段;你有權要求生活得更美好,但不應以今天的欺騙來換取明天的快樂。

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為你失意時需要他們。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門上,鐵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將它撬開,而鑰匙鑽進鎖孔一轉,大鎖“啪”一聲就打開了。鐵棍很奇怪:“你怎麼這樣輕易就把鎖打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善於進入對方的心,是人際溝通的金鑰匙。

妻子在炒菜,丈夫一直在旁邊嘮叨:“慢些!小心!火太大了!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煎一下!”“哎喲!”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答道:“你當然懂,我隻是想讓你體會一下,我辦公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的感覺如何。”——學會體諒他人,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隻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不要用自己的立場來理解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