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人生的美麗與哀愁02(1 / 2)

人生路,不回頭

一個多年沒見的女學生,突然跑來,要我幫忙向她的男朋友求情。

“你要我去找你的男朋友,當說客?”我不敢置信地問,“他不是向來對你百依百順嗎?”

“是啊!是啊!”女學生直點頭。

那男孩子我認識,以前常陪這女生來上課。女生站在那兒畫石膏像素描,男孩就坐在旁邊看。女生畫不好,心急冒汗,男孩過去幫她擦汗,一邊擦還一邊挨罵。

“現在情況不同了。”女生對我說,“都怪我,還是常發脾氣,一氣就要他走遠點。每次他走,都隔一下就打電話回來,問我還氣不氣。可是前兩個月,有一天,他走了,沒打電話,也沒回來,他再也沒回來找我。老師,你知道我多愛他,五年了耶!你看到的。現在他居然不理我了。”

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把男孩子找來。

“是不是有人要老師找我?”男孩子居然開門見山地說,“沒用的,她已經托了一堆朋友了。”

“為什麼?”我問。

“因為當我離開她家的那天,我就自己告訴自己,這次決不回頭。”

男孩子走了,我坐在那兒好半天,心裏很不是滋味,不隻為調解失敗而不是滋味,更因為咀嚼他斬釘截鐵的那句話。

“決不回頭!”

多麼熟悉的一句話啊!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浪子回頭金不換。

從小到大,總聽到勸人回頭的話,好像一回頭,事情就能化解,仇怨就能消除,錯誤就能補償。

可是,在同一時間,我們也總被灌輸一種不回頭的觀念——

小時候,聽人講鬼故事,說狐仙。

“沒練到家的狐仙,還一臉狐狸相,後麵夾個大尾巴,它不敢正麵衝人來,隻敢從後麵拍拍你的肩膀,叫你的名字。”說的人瞪大眼睛,“所以半夜一個人在野地走,有人拍你肩膀、叫你名字,你可千萬別回頭,一回頭就會被它一口咬斷喉嚨……”

少年時讀《聖經·創世紀》的故事,有個叫索多瑪的城市,因為罪惡深重,上帝要把它毀滅。

但是索多瑪城裏還有羅德一家好人,上帝就派天使去把羅德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女兒帶出城,並對他們說:“逃命吧!不可回頭看!”

沒想到羅德的妻子走在最後麵,舍不得家園,偷偷回了一下頭,立刻變成一根鹽柱。

那《聖經》故事的插圖,我記得很清楚,一尊回頭的石像,直直地立在荒野之中,爬滿了藤蔓。

上大學,看了部當時名演員楊群的電影。片名忘了,隻記得楊群飾演個很善良的醫生,因為受人陷害而被判死刑。

“我死了沒關係,可是我半生研究的醫術、藥方,如果不能傳下去救世人,就太可惜了。”楊群臨刑前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