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夢想,就有了繼續向前的希望(2 / 3)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僅在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而且在事業上也互相支持。

一提起朋友,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閨蜜、發小、鐵哥兒們等情深義重的老友故交。

像這樣的好朋友固然應該常相聚,可如果朋友湊在一起,除了觥籌交錯,燈紅酒綠,沒有共同的愛好與夢想,那麼,這樣的朋友最好還是敬而遠之。

其實,讓自己獲益頗深的朋友,也許是萍水相逢,也許是偶然邂逅,不管這個朋友是怎麼結識的,是交往已久還是新結識的,隻要他積極向上,行得正,走得端,一身正氣,就值得你多了解,多交往。

而如果你的朋友能欣賞你,能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鼓勵你、幫助你,讓你有能量向著夢想繼續進發,那才是值得深交的好朋友。

人最幸運的是,能結識這樣一種朋友,如果你還在夢想的路上打拚,他們可為你領路,願意無私地引導你,幫你點亮你的夢想,或指引你走過泥濘的小路,走出夢想的迷霧。如果你有幸結識這樣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他們,向他們請教,在潛移默化中,你就會像他們一樣積極向上,像他們一樣看問題,思考問題,慢慢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養成良好的行事習慣。

三國時,東吳的名將呂蒙隻會舞刀弄槍,不知道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孫權就提醒他,要學習文化知識。

經孫權的點撥,呂蒙如夢方醒。從此以後,呂蒙發奮讀書,掌握了豐富的知識,魯肅見了他,就稱讚他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因為孫權的一席話,呂蒙改變了自己,成為了三國時期文武雙全、舉足輕重的人物。如果你不想庸庸碌碌地過一輩子,就與思想積極、做事積極主動的人多接觸,與成功的人士做朋友。即使做不了朋友,也要設法多接觸他們。或許,他們幫不了你什麼,可他們的一言一行卻能讓你改變自己,成就自己的夢想。

在現實生活,還有一種朋友,這樣的朋友,可能沒有太多的物質財富,但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能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無私地陪伴你,安慰你,給你走出困境的智慧,給你重新出發的正能量。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你特別不喜歡有一種朋友,他們性格直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你做錯事情時,他們會直言批評,一點也不給你留麵子。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不希望你在夢想的路上誤入歧途,或走太多的彎路。這樣的朋友肝膽相照,最值得珍惜。

朋友是人生最大的財富,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朋友,其實就是在選擇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要想實現夢想,你就要選擇與積極的人為伍,與成功的人做朋友。有他們一路相伴,你夢想的天空裏將總是陽光明媚,即使偶有風雨交加的天氣,你也不會猶豫不前,而是義無反顧地前行,並將風雨視為美妙的歌聲。

水深浪高時,求人不如靠自己

自己幫助自己,是強者的風範;自己幫助自己,是勇者的表現,更是有夢想的人必須具有的卓越品質。

俗語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隻有自己最可靠。”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可一遇到困難,就希望他人能相助。如果自己的求助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會怨聲載道。其實,這是弱者的表現。

試問一下,當勾踐從一國之君淪為夫差的階下囚,忍受著吳人的羞辱和嘲弄時,有哪個人有能力幫助他呢?除了他自己,沒人可以幫助他。勾踐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臥薪嚐膽,隱忍了十年,等將自己的國家治理得繁榮強大後,最終一雪多年的恥辱。

強者不會輕易求助他人,通常,遇到困難時,都會自己先想辦法搞定。

從前,有一個虔誠的教徒,他遇到了困難,就去寺廟求拜觀音。

當他走進寺廟時,發現有一個人也在跪拜觀音,讓他好奇的是,這個人與觀音長得很像,就問:“你是觀音嗎?”

“是的。”

“可你為什麼還要拜自己呢?”

“因為我也遇到了難事。”觀音笑道,“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不可能總是一馬平川,既有平平坦坦的大路,也有坎坷不平的小路,既有水深浪高的大海,又有難以逾越的高山。此時,與其希望有人能出手相助,不如自己開動腦子,想想辦法。

李嘉誠小時候,為了養家糊口,他當過茶館跑堂、店鋪夥計、推銷員等等。

在當茶館跑堂時,李嘉誠的工作非常辛苦,早上5點開始上班,晚上到深夜才能回家休息。盡管工作很累,可他卻從不懈怠。

每天,他第一個趕到茶館。茶館裏人多,什麼人都有,而且這些人來自不同的行業和階層。對於這些人,李嘉誠不僅特別關注,而且經常分析每一個顧客的職業與性格、愛好等,以此來了解顧客的消費心理。沒過多久,他就了解了一些常客們的飲茶喜好,並牢記於心,隻要客人一落座,不用多說什麼,李嘉誠就會端上他們喜歡的茶水和點心。

顧客們十分滿意李嘉誠的善解人意,因此,很多顧客都喜歡光顧這家茶館,結果,茶館的生意非常紅火。生意紅火了,老板自然很高興,並給李嘉誠不斷地漲工資。

後來,李嘉誠改行做了推銷員,再後來,他自己創業。創業之初,公司在資金上遇到了困難。為了節約資金,李嘉誠經常背著裝有產品樣品的背包走街串巷。在創業的路上,沒少遇到困難,但憑著不服輸的勁頭,李嘉誠每次都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困境。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一個人能救你自己,那個人就是你自己。關鍵時候,能幫助你的,還是你自己。所以,如果做事情時遇到困難,一定要先想辦法自己解決。

海倫·凱勒出生後16個月,就因猩紅熱而失去了視覺、聽覺和語言能力。

在以後的日子裏,她的生活可以說是暗無天日。她看不到美麗的鮮花,聽不到動聽的音樂,也不知自己應該想什麼。

但在人生困境的時候,她憑借驚人的毅力,一點點去學習,不僅有了正常的思維能力,還創造了非凡的成就,創造了許多奇跡。

當有人問她:“是什麼讓你這樣堅持走下去的?”

她說:“因為我一直在告訴自己,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難,隻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對任何人來說,困難是福,挫折是財,自己是神。一個人隻有飽嚐各種困難與挫折,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一步步實現夢想。所以,在遇到困難時,不要將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要知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凡事與其寄希望於他人,不如讓自己鼓起勇氣。

看過一則故事:一位老和尚問小沙彌,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該如何去做?小沙彌回答說:我向旁邊去。

每一個人在通往夢想的路上,都有可能遇到困難與挫折,但隻要你多動腦子,多想辦法,舍得吃苦與努力,那麼,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遇到困難時,先不要想:我完了,死定了,或,我去找某某,看他有什麼法子,而要先冷靜下來,想想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這個世界上沒什麼救命稻草,關鍵時刻,還是要靠自己。人隻有依靠自己才是最靠譜的,隻有你自己有了安身立命的能力,才有可能獲得幸福的生活。所以,無論是誰,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要靠自己解決。而每解決一次困難,我們的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當我們有了強大的力量,夢想必然會在前方熠熠生輝,甚至會發出炫目的光芒。

將夢想的弓弦,繃得緊緊的

如果你看過長跑比賽或參加過長跑比賽,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一聲槍響前,起跑線的運動員像一根繃緊了的弓弦,槍響之後,運動員像一支支彩色的箭向前飛去……

羅曼·羅蘭說:“生命是一張弓,那弓弦是夢想。”而生命若是一張弓,夢想是弓弦,那麼,箭手在哪裏呢?

箭手,其實就是在跑道中奔跑的比賽者,是那些想爭第一名,並為實現這個夢想而拚命向前跑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將奮鬥的弓弦繃得緊緊的。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冠軍。當記者采訪他為何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時,山田本一回答說:憑智慧戰勝對手。

眾所周知,馬拉鬆比賽是需要體力和耐力的運動,選手之間拚的是體力和耐力,隻要身體素質好、耐力好,就有望名列前茅。所以,對於山田本一的說法,很多人並不認可。

兩年後,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在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也參加了這次比賽,而且又幸運地獲得了冠軍。當記者又去采訪他時,他依然認為自己能得冠軍,是靠智慧戰勝了對手。

其實,山田本一所謂的“智慧”,就是將得冠軍的夢想分割成一個個小的目標,然後一步步地完成。為完成這些小目標,他又製訂了一些詳細的計劃,也就是:有積極的行動。同時,為完成這些小目標,一定要做到高效行動。這樣,最後就能實現奪冠這個大目標了。

每次比賽之前,山田本一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以此類推,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