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隋煬帝楊廣(1 / 3)

楊廣(公元569—618年),又名楊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楊堅的次子,史稱隋煬帝。

少年有為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的第二個兒子。在其父楊堅還是北周大臣的時候,他就因父功而被封為雁門郡公。隋朝建立之後,他於公元581年被父封為郡王,並擔任並州總管,這時候他才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公元582年,隋文帝設置河北道行台尚書省於並州,又任命他為河北道行台尚書令。

一個十三歲的翩翩少年,之所以能擔任如此重任,主要是因為其父楊堅接受北周因孤弱而滅亡的教訓,於是他讓他的幾個兒子各掌一方,以此來鞏固楊家的統治地位。隋文帝也知自己的兒子難以擔當如此重任,而且對楊廣的行為和成長也不放心,他於是精選朝中真正有才幹的大臣王韶等到並州輔佐他的兒子——楊廣。

王韶等人也沒有辜負隋文帝的委托,對楊廣直言匡正,不遺餘力。有一次,王韶出巡長城時,楊廣趁機在並州鑿湖造山。王韶回來之後,馬上“自鎖而諫”,在他的力諫之下,楊廣才停止了這一工程。

本來,楊廣也不是一個紈絝子弟,雖然他的門第家世為他提供了奢侈豪華的優越條件,但因他處在一個風雲變幻的複雜的政治時代,楊家先代的文治武功,將門之子所受的各種熏陶,塑造了他十分複雜刁鑽的秉性:既有專擅威福的豪門習氣,又有飾情矯節、希望人稱道他的卻賢明的虛榮心;既有一個花花公子的低級趣味,又有軍事統帥的風度和文武才幹。這兩種習性一直並存在他的身上,而在他稱帝獨尊之前,前一種性情一直處在自我抑製的階段,沒有表現出來。

公元588年,隋朝大舉進攻陳國,次年春,隋滅掉了陳朝。楊廣作為最高統帥,在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的。實際指揮部署戰爭的是元帥長史高潁,而親率三軍攻破陳都建康的是大將賀若弼和韓擒虎,沿江而下,掃除陳國殘餘勢力的是大將楊素。但楊廣畢竟是最高統帥,進占建康後,他將圍繞在陳後主身邊的奸臣全部處死,以此答謝三吳人民的支持。接著,他又下令收圖籍、封府庫、資財盡歸國有。這些都表現了楊廣的大將氣度。同時,隋滅陳,結束了自東晉以來的南北對峙的局麵。滅掉陳國以後,楊廣被提升為太尉,並繼續留任並州總管。

公元59O年,江南士族高智慧等人起兵作亂,隋文帝又調楊廣為揚州總管,鎮守江都一帶。

十年後,也即公元6OO年,北方少數民族突厥進犯北方邊境,文帝又命楊廣等率軍分道出擊。楊廣部下長孫晟設計大敗突厥。

這樣,年少的楊廣,既曾是滅陳的最高統帥,又曾平定南方士族叛亂,還曾北禦突厥族的進犯,在楊堅的幾個兒子中,他的功勳也可謂卓著了。

逼宮登基

在隋文帝楊堅的五個兒子中,楊廣是老二,他有一個哥哥楊勇,三個弟弟,分別為秦王楊俊、蜀王楊秀、漢王楊瓊。本來,楊堅當皇帝後不久,就立長子楊勇為皇太子,成為法定的皇位繼承人。但隨著楊廣政治資本的增加,越來越滋長了他繼承皇位的奢望。

楊廣知道,要奪得皇太子的合法地位,首先要討得皇帝老子的歡心,其次,還必須籠絡自己的親信黨羽。按照這兩個策略,他同隋文帝楊堅、太子楊勇演出了一幕驚險殘酷、精彩而又圓滿的篡奪皇位的戲。

太子楊勇是個無心的人,他好我行我素。他既沒有覺察到楊廣奪位的陰謀,也不願意虛情假意去討父母的歡心。他明知母親獨孤皇後最痛恨的便是男子寵愛姬妾,而他卻仍明目張膽地喜好女色,把父母為他娶的嫡妻元氏冷落一邊,而同其他的姬妾吃喝玩樂,使母後獨孤氏大為不滿。

隋文帝楊堅是一個比較節儉的皇帝,可楊勇卻偏偏喜好華麗鋪張,因此,楊堅也不喜歡他的行為。一次楊勇大張旗鼓地接受百官的朝賀,文帝生怕臣子們和太子的關係過密,影響自己的皇權,這樣,父子之間漸生猜疑。夫妻倆既然都不喜歡楊勇,於是楊勇的太子地位也便開始動搖了。

本來,楊廣就是一個善於耍陰謀權術的人,為了迎合母後獨孤氏的癖好,他便隻和王妃蕭氏住在一起,每當他和其他的姬妾生了孩子之後,就把他們殺掉。父母每次派人來,他總是親自和蕭妃迎到門口,還用豐盛的酒飯招待他們,臨走時,還送他們一些禮物。這些人得了好處,於是都在文帝和獨孤氏皇後麵前稱道楊廣的仁孝。有時父皇和母後到楊廣那兒去,他就把那些年輕貌美的姬妾藏起來,讓既老又醜的人穿上粗布衣服服侍父皇和母後。文帝和獨孤氏見楊廣既節儉又不好色,於是更加寵愛他。同時,楊廣也用這一方法來敬待朝中大臣,大臣們也都因此稱讚他。這樣,在朝廷內外,他獲得了極為普遍的好感,聲望也因此而越來越高。在這種聲勢下,楊廣於是開始實施自己的陰謀,開始來顛覆哥哥楊勇的皇太子的地位。

楊廣在任揚州總管時,趁入宮辭行母後的機會,故意跪在母親麵前痛哭流涕,說皇太子想要加害於他。這如同擲薪救火,促使獨孤氏決計要廢除皇太子。此後,楊廣便更加快了奪位的步伐。壽州刺史宇文述是他的親信,他獻計請重臣楊素向皇上提出廢太子的建議。楊素是隋朝著名的大將,他屢建戰功,深得文帝楊堅的寵信,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而楊素又十分信任弟弟楊約。為了實現“曲線救國”的目的,楊廣讓宇文述找到任大理少卿的楊約,整月和他賭博,並故意將金錢輸給楊約,還趁機將楊廣的意思告訴楊約,後又危言聳聽地對他說:“你們兄弟得罪了皇太子,皇帝一死,你們家就會大禍臨頭的,如今皇太子失寵,主上有廢立之意,請立晉王為太子就在你哥哥楊素一句話。”在這種情況下,楊素兄弟於是答應挑唆文帝和獨孤皇後廢掉皇太子楊勇,擁立楊廣為皇太子。

有一次宴會上,楊素很巧妙地試探獨孤氏說:“晉王仁孝恭順,很像當今的聖上。”一句話觸到了皇後的心痛事,於是對楊素說了一大通晉王楊廣的好處和太子楊勇的不是,兩人一唱一和,當下決定要廢掉太子楊勇。獨孤後還送給楊素一大批金銀,作為廢立太子的費用。

其實,隋文帝的心裏早已有廢立太子的意念,隻是礙於朝中大臣,一直難於開口。有一次,他還曾暗示尚書仆射、文國公高潁,高潁馬上表示反對,文帝對此很不高興。又有一次,文帝下令選東宮衛士保衛自己,高潁又極力反對。文帝因此認為這是因為高潁和太子是兒女親家,是在偏袒太子。因此,他對高潁的積怨也越來越深。最後,他遂貶高潁,削其職,廢為平民。這樣,太子楊勇失去了朝中最有力的支持者,因此,變得更加勢單力薄,隻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這時,楊素擔任了一個穿針引線的角色,一麵在皇帝、皇後麵前稱讚楊廣,攻擊楊勇,催促文帝廢勇立廣;一麵又在朝中大肆活動,廣造輿論,煽動更多的人反對太子,誹謗太子。於是,對太子楊勇的流言蜚語接二連三地傳到文帝的耳朵裏。楊素因而又趁機進讒言道:“太子心懷怨憤,恐有他變,應嚴加防範。”這樣,文帝便派人刺探太子的動靜,並隨時稟告;同時又裁減了一部分東宮衛士,去健壯,留殘弱,東宮中有才幹的官員也盡數調開。

不久,楊勇被廢為庶人。楊廣終於如願以償,被立為皇太子,取得了皇位繼承權。楊廣在坐上太子的寶座之後,他又命楊素捏造罪名,將自己的弟弟楊秀廢為庶人。事後,楊勇多次請求見文帝申冤,但都被楊廣阻止了。這樣,楊廣便穩坐東宮,隻等文帝死了好做皇帝。

公元6O4年,文帝病臥仁壽宮。這時,楊廣已急不可待,於是寫信給楊素,問他如何處理後事。楊素的回信被錯送給文帝,文帝看後非常生氣,開始對楊廣表示不滿。後來,文帝寵幸的宣華夫人陳氏入宮服侍文帝,楊廣見了陳氏,不禁欲火燒身,獸性大發,企圖逼奸陳氏。文帝得知此事後,大怒道:“畜牲何足付大事!”於是對柳述、元岩說:“速召我兒。”柳述等便想召楊廣前來,文帝連呼:“勇也!”柳、元二人便外出起草詔書,召楊勇回來。

這一突變的風雲,使形勢急轉直下,但這時楊廣的心腹已布滿朝廷內外,他很快得知這一消息,楊廣急令心腹宇文述、郭衍率東宮衛士包圍皇宮,並撤換文帝的衛士和服侍文帝的人。後來,他一不作二不休,幹脆殺了文帝和楊勇。就這樣,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即隋煬帝。他改年號為大業,這時他才三十六歲。

楊廣繼位後,他最小的弟弟並州總管楊瓊馬上起兵反抗,但因其勢單力薄,馬上被楊廣平定。

改革律製

楊廣取得帝位之後,他便作了一些改革舊製度、輕徭薄賦、收攬民心的工作。他剛辦完父皇的喪事,就下詔免除婦人、奴婢和部典的課役,男女成丁的年紀也由二十一歲改為二十二歲,以縮短服役的時間。這是自北魏實施均田製以來最大的改變。北魏婦人受田服役的製度也到此中止了。

楊廣改革舊製度的主要內容是:

(一)並省州縣,改州、縣為郡縣。

(二)創立進士科,確立科舉製。從隋朝到清朝,科舉製一直是封建政府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且在當時,科舉製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使下層人民也可以直入官場。

(三)修訂法律。公元6O6年,楊廣以文帝末年法令嚴酷,而百姓喜好寬政為由,下令吏部尚書牛弘等修改律令。第二年,新的法律製成,共有十八篇,史稱《大業律》。它與文帝的《開皇律》相比,除去了十惡之條,死、流、徙、杖、笞等五刑改重為輕的條款有二百多條。但是,律成後並沒有真正被執行,特別是煬帝末年,用刑極為殘酷,生殺任其情性。

(四)興建學校,搜訪遺書,整理典籍。他恢複了文帝時一度被廢棄的國子監、太學、四門學和州縣學。本來,楊廣就十分喜歡讀書著述。在他任揚州總管的時候,他就曾設王府學士一百多人,幫他修撰書籍。即位不久,又下令寫成《長州玉鏡》四百卷,《區宇圖誌》一千二百卷。楊廣的這些整理、保存典籍的措施和古書分類的方法,對中國文化遺產的保存起了十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