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北齊文宣帝高洋(3 / 3)

回到宮中,薛妃看到有機可乘,親自斟了酒前來討好,高洋也喜洋洋地來接。驀地,他想起薛妃曾被高嶽占有的往事來,笑容一下凝住,變成了怒容,未等薛妃反應過來,人頭已經滾落在地了。

第二天,高洋赴東山與群臣歡宴。酒過三巡,氣氛剛剛熱烈,突然,高洋從懷中掏出一顆人頭,扔在案上,滿座的人無不吃驚。一會兒,高洋吩咐手下拖上一個無頭女屍,吩咐肢解了,用髀骨做琵琶。大家看到屍體的服飾,才知道被害者是高洋寵愛的薛妃。正在大家膽戰心驚、不敢出聲的時候,高洋忽然又轉怒為悲,把人頭抱在懷裏,大哭道:“佳人難再得呀!”他泣不成聲,吩咐手下備棺收斂,然後披散頭發,大哭著步行去送葬。

對於高洋的酒後胡為,婁太後曾多次管教。高洋是個孝子,婁太後管教他,他一般都恭順地聽,但喝起酒來有時就忘了,有時喝醉了,連太後都不認得了。

有一次,高洋設宴為婁太後祝壽,醉酒後發狂胡鬧,婁太後實在看不過去,拿拐杖打了他幾下,一邊打一邊罵:“你父親如此英雄,想不到生你這種混蛋兒子!”高洋挨了打,也生氣了,他一邊奪拐杖,一邊說:“你算什麼老娘?早該發去嫁給胡人了,你再打,我馬上就把你嫁人!”婁太後頓時大怒,氣得扔掉拐杖,坐在榻上,不說也不笑了。高洋急了,他想逗太後高興,就四肢著地爬到太後坐的榻下,然後往上一拱身子,準備像駱駝一樣馱起太後來。但醉後不能掌握平衡,一下把太後掀倒在地,摔了一個四腳朝天,近六十歲的婁太後,被摔得頭破血流。高洋一驚,酒也醒了,他看到自己傷了老母,痛徹心髓,馬上吩咐手下在殿前堆柴架火,準備投火自焚。太後本來下定決心不再理這個瘋子了,一看他要自焚,嚇得不顧傷痛,親自起來拉住,強作歡笑說:“你醉中做了錯事,我不計較。”高洋不能原諒自己,他在殿前鋪上氈席,讓平秦王高歸彥執棒行杖,自己光著脊背,趴在席上受杖。他一邊數說自己的罪惡,一邊威脅高歸彥說:“你打不出血來,就殺了你!”太後不忍看見兒子受苦,又上前抱他起來。高洋苦苦哀求,最後答應用鞭子打腳五十下才肯起來。高洋挨完打,穿戴上衣冠,向太後謝罪,並堅決保證不再重犯。他痛哭流涕,感動得太後及左右侍從都哭了。

第二天,高洋果然戒了酒,但十天後,又恢複了原樣,甚至更加厲害了。

高洋亂殺無辜臣下揭秘

對於自己的臣下,高洋也毫不客氣,想打就打,想射就射,想殺就殺。高洋有幾個最心愛的大臣,其中一個叫楊愔,一個叫崔季舒。楊愔是高洋的宰相,在大臣裏官職最高,但高洋讓他兼管廁所。因為楊愔極胖,所以高洋不稱他的名字,而叫他“楊大肚”,高興了,就讓他脫光上衣,用馬鞭打脊背,直到鮮血淋漓才住手。有一次,他看楊愔的大肚子有趣,就用刀子劃著玩,劃出一道道口子。正好崔季舒在旁邊,看著楊愔的肚子快劃破了,他不敢勸,但又不能不管,於是心生一計,假裝用戲子的口氣說:“你們一老一少玩的什麼遊戲,還不快快住手!”一邊說,一邊把刀子奪走了。他知道高洋平時和大臣遊戲時混鬧慣了,不會在意。這樣,崔季舒救了楊愔一命。又有一次,高洋高興起來,想玩送葬的遊戲,他命人抬來一口棺材,把楊愔裝進去,放在靈車上,還差點把棺材釘上埋了,又是崔季舒設計相救,才免於一死。

高洋這樣殘害楊愔,楊愔為什麼不離開他呢?這裏有一個緣故。原來,楊愔是一個很有政治才能的人,但在爾朱榮、高歡時都曾遭到迫害,不得不長期隱藏。高洋即位後,請他出來從政,把國家大事交由他管理,對他言聽計從。也就是說,高洋對他有知遇之恩。後來,高洋雖然昏亂了,但對楊愔還是像從前一樣重用,國家大事無不聽其處理。楊愔本人在社會上威望極高,一生以國事為重,高洋幾次殘害他,險些危及生命,但楊愔為了社稷百姓,一直不忍棄之而去。當時的北齊,雖然高洋昏暴殘虐,但國家在楊愔的管理下,政治上還是很清明的。

高洋三十歲時,已不能吃飯。他每天隻喝幾次酒,身體內酒精多了,傷及大腦,終於在昏醉中離開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