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帝高洋
少年英武代魏建齊
魏晉南北朝時,獨暴昏悖的君主特別多,其中有一位竟狂悖到要出嫁自己的老母,這就是北齊文宣帝高洋。
高洋是北齊開國君主,是高歡的次子,高歡妻婁氏所生。
能夠建立國家,必然是一位有為的君主。但高洋小時,和眾兄弟比較起來,顯得格外遲鈍,所以,一直為眾人所輕視。
高歡非常喜歡自己的兒子,經常出題目測驗他們的優劣。有一次,高歡拿來幾團亂絲,讓兒子們理,看誰最先找到竅門。他的這些兒子們或手忙腳亂扯來扯去,或仔細觀察尋找規律,唯有高洋抽出刀來,把絲斬成幾段,一邊斬一邊說:“亂者當斬!”看到高洋如此與眾不同,高歡心裏暗暗稱奇。又一次,高歡讓每個兒子帶一批人出去巡遊,然後布置彭樂率軍士假裝進攻,準備用這種辦法比較一下每個兒子的膽量。這次測驗,連高澄這樣精明的年輕人都非常驚恐,唯有高洋神色鎮定。他指揮手下與彭樂格鬥,彭樂不得已,摘下頭盔,露出麵目,向他說明真相。但高洋並不理睬,一直到把他們全部捉住,帶回去獻功。於是高歡越發驚奇,他對手下說:“這孩子看起來遲鈍,想不到比我還能幹!”
實際上,高洋並不遲鈍,他的遲鈍是故意裝出來的。高洋是次子,僅次於高澄,處在這種位置,最容易引起高澄的嫉恨,因此,高洋外表裝得很傻,並且時時表露出甘居人下的樣子,尤其對高澄的指示,從來沒有不順從的。
高澄的妻子是北魏公主,姓元。高洋的妻子是趙郡李家的女兒,無論相貌舉止,都比元氏美多了。高澄看到傻弟弟的妻子比自己的美,心裏常常為之不平。高洋很疼愛李氏,常給她做些漂亮的衣服,買些貴重的首飾,高澄常常奪去送給自己的妻子。李氏有時生氣不給,高洋就笑著跟她說:“這種東西哪兒弄不著,哥哥要,就給他吧!”有時高澄倒不好意思了,不要了;高洋就收回來,從不故意謙讓。高洋每次回家,都要關上門窗在家靜坐。有時妻子在屋裏,他也能一天不講話。但有時他高興起來,穿著短衣短褲,光著頭和腳,在院裏又跑又跳。李氏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哄你高興唄!”家裏家外人看起來,高洋簡直是個沒出息的傻子。其實,當時高洋已經暗暗用心了。他不敢習練武藝、鍛煉身體,怕哥哥懷疑,所以采取這種方法,達到鍛煉意誌、增強體質的目的。
高歡死後,年輕的高澄代替父親執掌了東魏政權。兩年後,他被膳奴殺死,死時二十九歲。高洋比高澄小九歲,那時隻有二十歲。東魏政權是高家擁立的,一直以高家為靠山,可以說,沒有高家就沒有東魏國家。所以,高澄被刺的消息傳出後,人們無不震驚,一致認為,高家沒人了,國家將要大亂了。
很快,令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一向被人看不起的高家老二忽然變成了一個英武果敢的指揮者。而且,他的指揮才能比高澄還要高明得多。
原來,事變發生時,高洋正在鄴城城東。他聽到後一點兒也不驚慌,馬上指揮軍隊包圍了現場,親自拿住了作亂者,把他們殺死並剁成肉醬。然後,高洋不慌不忙地走出來對眾人說:“沒什麼,家裏奴才作亂,碰傷了大將軍(即高澄),但不礙事。”為了安定餘下的亂黨,不至發生更大事變,高洋讓東魏皇帝下了大赦令,然後,才宣布了高澄的死訊。
隨後,高洋回到東魏重兵所在的晉陽,大會文武。晉陽的舊臣宿將向來看不起高洋,認為他隻能給高家丟臉。今天看到高洋如此神采飛揚、言辭敏洽,無不大驚。高洋修改或取消了高澄原來一些不得人心的製度,贏得了上下一致擁護。
高洋鎮服人心後,回到了鄴城。不久,他逼迫東魏皇帝退了位,自己作了皇帝,國號齊。人們看到這時的高洋,外柔內剛,決斷果敢,令人莫測高深,無不畏服。此外,他專心處理政事,政策簡單明了:既善於用人,又善於用兵,西征北討,連連獲捷。一時,大齊聲威震動戎夏。
驍勇善戰威震四方
北齊占據的麵積很遼闊,今天的河北、山東、山西、河南、蘇北和皖北都在它的版圖之內,西臨西魏,南傍梁朝,北靠契丹、柔然、山胡、庫莫奚等少數民族。
天保元年(55O)十一月,高洋即皇位的消息一傳到西魏宇文泰耳朵裏,宇文泰便親率大軍東進,他想試探試探這位年僅2O歲的新皇帝是否像他老對手高歡一樣驍勇善戰。西魏大軍一直推進到建州(今山西絳縣東南),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和才能,高洋趁機糾合六州鮮卑,舉行了一次規模龐大的軍事演習,漫山遍野,刀槍林立,鼓聲喧天。宇文泰不由感歎萬分:“高歡並沒有死啊!”說罷急忙班師。宇文泰覺得自己力量不如北齊,所以也一直偃兵息武,不敢輕易東向。高洋時期,東西之間基本趨於平安無事,南北之間卻時常烽火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