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王光美的故事(1)(3 / 3)

剛開始,劉振德認為如果真這樣,那也太過份了,人家等於連一點屬於自己的休息時間也沒有了。特別是當看到劉少奇從睡眠中被叫醒那痛苦之極的樣子,他就更不忍心了。

劉振德的這種情緒被王光美發現了,她便向他解釋說:“我們經常就是這樣做的,少奇同誌也習慣了,這樣他可以多做許多事情。隻要是為工作,他不會責怪你的。少奇同誌最怕浪費時間,在他忙的時候,你勸他休息,有時他會很不耐煩的。”

劉振德連連點頭,把這些細心的指點記在心裏。後來,他也逐步適應和習慣了劉少奇的特殊的作息時間。

熱愛勞動

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德。王光美就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

北京有座十三陵水庫,如今已是著名的旅遊勝地。當年在修建過程中,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都來這裏參加過義務勞動呢。

當時,中央機關也組織幹部輪流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勞動10天。

王光美聽說後,立即向劉少奇提出:

“我也要去!”

劉少奇痛快地答應說:“我支持!”

王光美興衝衝地做著準備工作。腦海裏浮現著水庫工地上的壯觀場麵:口號聲、歡呼聲、機器轟鳴聲、歌聲彙織在一起,響徹雲宵;南來的,北往的,推土的,打夯的,人聲鼎沸,熱火朝天,萬人大會戰的場麵真是太吸引人了。

可惜,這次勞動沒有組織女同誌參加,無可奈何的王光美,隻好在辦公室“留守”了。

不久,機關又組織大家到人民大會堂建築工地勞動。

人民大會堂就在中南海東南不遠的地方,工地上的喧囂聲,在中南海裏麵就可清晰地聽到,真是振奮人心!

王光美又自告奮勇地提出:“我去!”

劉少奇也是立即答複:“我同意!”

這下沒問題了吧。旁邊的機要秘書卻有點沉不住氣了,插話說:“別看工地離中南海這麼近,要求可嚴呢,早晨8點鍾到工地,中午自帶幹糧到工地吃。早晨7點鍾正是少奇同誌剛入睡不久的時候,你卻得起床準備去工地了,這會影響少奇同誌的休息的。”

王光美是態度堅決,辦法也多,馬上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措施:“那我今天晚上就另找個地方睡覺。

劉少奇一聽,接口說:“這倒沒有必要。毛主席那裏開會,叫我起床不也經常影響你的休息?你不跟我爭平等?”

“我才不跟你爭這個平等呢。”

夫妻倆你一言我一語地對起話來,那風趣幽默而又充滿互相尊重、互相體貼的話語,把在場的工作人員都逗笑了。

後來,王光美還到河北農村參加“四清”運動。

為了避免地方上對她的特殊照顧,她沒有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用了一個化名。她始終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出現在群眾之中,與社員群眾同吃住同勞動,挑水、掃街、幹農活、修水渠、拉煤?隻要她能幹的活,她都搶著去幹,不僅受到了社員群眾的稱讚,毛主席還誇獎過她呢。

嚴格教子

1959年8月的一天下午,劉少奇、王光美的家裏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平平和源源所在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老師。他們是劉少奇請來的。

當時,平平和源源上的是寄宿製學校,吃住都在學校裏,學校開家長會,王光美就騎自行車去參加。吃飯的時候,她便把家長會的情況向劉少奇做個彙報。

現在,作為女主人,也是平平和源源的母親,王光美熱情歡迎老師們的到來,招呼著他們坐下。

劉少奇微笑著看看各位老師,說:“光美去參加過你們召集的家長會議,我們的意見是一致的,就是希望你們把我的孩子當作你們自己的孩子去嚴格管教。不要因為是我的孩子,就遷就他們,照顧他們,那樣對他們是不會有什麼好處的。”

“是的,光美同誌參加家長會,也是這樣講的,我們都記著呢。”老師們都笑著說。

突然,劉少奇問老師們:

“平平和源源在學校表現怎麼樣?”

老師們被問住了,剛才隻顧聽了,腦子還沒轉過來呢。

“請你們說實話,他們好就是好,差就是差,或者哪方麵好,哪方麵差。我們雖然是他們的家長,可是沒有你們接觸得多,了解得多。”

劉少奇和王光美都誠懇地向老師們提出了請求。

一位老師想了想說:“平平和源源在學校裏學習都很努力,他們生活很儉樸,對老師也很尊重,也能團結同學,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我們知道你們對孩子們要求很嚴格,他們有缺點錯誤時,我們也敢批評,沒有顧慮,從不護短。”

王光美聽罷,高興地說:“這樣就好,這樣就好,做父母的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但溺愛和嬌慣,實際上是害他們,是對他們不負責任的表現,你們能嚴格管理平平和源源,我們非常感謝。”

一位老師用驚訝的口氣說:“剛才我們去看孩子們的住處,和普通孩子的住處沒有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