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80後、90後,都麵臨艱難的選擇:選A,買房子;還是B,實現自己的夢想。買了房子,對大部分人來說,等於耗盡了實現其他夢想的所有資源,甚至積蓄是負數。選擇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作好可能從此居無定所的準備。
我說,我此生追求的終極目標,是自由。而要獲得自由,就要:勇於選擇而不後悔,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後悔是心態,不逾矩是智慧。但平心而論,這個不後悔、不逾矩,對他們來說,代價太大了一些。
這聽上去很有問題,甚至讓人沮喪。希望有智慧的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讓大家的財富來自創造,而不是再分配。這樣社會才能真正有創新和發展。她問我去哪裏,我說了自己的行程。她非常驚訝,原來北極點也是可以到的。她翻看了隨身帶的北極知識中文閱讀材料,然後問我,你結婚了嗎?我一笑,說我兒子已經快5歲了。顯然她有些失望。我想,如果我說還沒有結婚,她一定會給我介紹女朋友吧?是不是所有的阿姨,都是帶著給身邊的女孩子介紹男朋友的任務出門的呢?
坐飛機的樂趣,就是休息好了,和身邊的人聊天的樂趣。
赫爾辛基的誤會
經過長達10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在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落地。
稍微有些疲憊。現在有很多遠程通信工具,比如電話、視頻會議、微信,但依然無法完全取代我們“見麵”和“在現場”的需求。我常常幻想,現在3D打印的技術已經爆發,最近又看到很多3D掃描儀的新聞。有了掃描儀、打印機,有輸入、輸出,就是3D複印機了嗎?如果這兩台設備可以分設兩處,一頭掃描,另一頭打印,不就是3D傳真機了嗎?如果有一天,3D傳真機可以傳送人類的話,那環球旅行,是不是會變得非常方便了呢?純屬科學幻想。
來芬蘭之前,我剛從青海湖騎行回來,隻有短短幾天的時間準備裝備。其間還去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開了個會;去“國際青年成就”晚會上領了個獎;還為我的新公司“上海潤米管理谘詢有限公司”注冊,和園區、銀行、稅務局溝通。居然忙到最後沒有時間去兌換歐元。其實也不用兌換。
我常常感歎這幾十年全球化的進展。以前出國,很難換到外彙,到某個特定的銀行門口,站定一秒鍾,就會有不少“黃牛”來問你要美元嗎。後來,不少銀行可以換彙了,到那時要你填一大堆表格,還要檢查機票、簽證等資料。再往後,幾乎每家銀行網點都可以在櫃麵上換美元了。現在,因為刷卡便利,我出國可以一分美元、歐元都不帶。到了芬蘭赫爾辛基,下飛機後找取款機。我用中國的銀行卡,直接取了一些歐元當做零花錢,因為大部分消費都可以用信用卡。我隨即收到了銀行發來的確認短信。簡單一算,彙率還不錯。長途旅行,一次性提取大筆現金很不安全,開具“旅行支票”也很不方便。全球化的發展,讓很多我們聽說過的金融工具,比如旅行支票,還沒有在中國流行起來,就已經瀕臨消亡了。
我拿到托運的行李,稍微檢查了一下,沒有被機場安檢打開過。如果機場安檢打開過,會在箱子裏留一張紙條,告知箱子的主人。
取到歐元,拿到行李,已經近下午4點了。這是我第一次到赫爾辛基,機場和酒店都不熟悉。我要盡快趕到酒店入住,在天黑前,找個超市買點水果什麼的。推著行李,我出門打車。到了排隊處,發現赫爾辛基的出租車居然是一排鋥亮嶄新的奔馳,奔馳的駕駛座上坐著一位戴墨鏡打領帶的黑人兄弟,非常拉風。這架勢,如果把頂燈摘掉,紅喜字貼上,這一排出租車,在國內儼然就是最拉風的婚車車隊啊!
上車後,我開始和出租車司機聊天。
我很喜歡和出租車司機聊天,在國內國外都是。這是下飛機後了解一個城市最快的辦法。芬蘭(Finland)的官方語言是芬蘭語(Finnish)。是的,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以為是“Finish”。本地人基本都會說英語,雖然稍微有一點口音。我問司機,我有一天的空閑時間,赫爾辛基有什麼可以推薦的觀光(sightseeing)的地方。然後,這個司機就開始說了一通讓我雲裏霧裏的話。他說:“這個,嗯,你知道,在芬蘭,官方來說,是不合法的。但是,如果你願意花錢的話,我知道有些地方是可以找到這樣的服務的……”我越聽越不明白他在說什麼,但他還在接著說,突然之間,我恍然大悟,他把“sightseeing”理解成了“sexy”。我趕緊打斷他,說:“我是說,觀光,s-i-ghtseeing。”
他的聲音突然有些尷尬,不知道他的臉色是不是也有些黑裏透紅,哈哈,要不是我的發音還不足夠標準,要不是他的聽力還不足夠準確……這個故事再次告訴我們,用“同一種語言”溝通,是多麼重要!
愛心24小時
赫爾辛基不大,很快我就到了酒店。
這次我住在皇冠假日(CrownPlaza)酒店,位於赫爾辛基的市中心。我們在國內聽到的不少中高端酒店,比如皇冠假日、喜來登,在國外一些曆史悠久的城市,反而因為建得比較早,普遍不像國內酒店那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看起來和“漢庭商務”差不多。這個皇冠假日的門麵不大,酒店大廳也不那麼豪華,但整個裝潢和一些沙發看上去很溫馨,服務人員也很熱情。不知道為什麼,在國內很多酒店,我看前台工作人員都繃得很緊,但一些美國,尤其是歐洲酒店的服務人員,非常放鬆。國內很多接待是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國外不少是大媽大叔,但讓人很舒服。
辦完入住手續,我問前台接待的“大媽”:“請問,赫爾辛基的郵局在哪兒?”
我比預定的集合時間提前一天到赫爾辛基,因為我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我箱子裏那1000張“愛心24小時”明信片買郵票。
2012年去南極的時候,我曾發起過一個活動:誰願意承諾,在2012年一年中,捐獻20個小時做公益,不管你在哪裏,用什麼樣的方式做公益,隻要你作出承諾,我就在世界的盡頭—南極,寄一張明信片給你,或是給你最愛的那個人。微軟的法務及社區事務部還專門發郵件給微軟北京、上海、廣州幾大辦公室的員工,邀請大家參加,鼓勵大家做公益。很快,我就從微軟、微博收到了不少明信片地址,加上寄給一些朋友們的,我一共帶了近500張明信片去南極,再從南極,寄往世界各地。
這是一件“傻事”,因為數百張明信片的製作、郵寄成本不說,單是給數百人在明信片上寫祝福這件事,就要花非常多的時間,卻沒有任何“收益”。但是,我希望用這些金錢和時間,喚醒人們的公益意識。不管大家用什麼樣的方式兌現自己的公益承諾,隻要去做了,我都會非常高興,因為這相當於在他心裏悄悄埋下了一顆公益的種子,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所以,決定去北極點的那一刻,我決定,為願意承諾做公益的朋友再寄一次明信片。上次從南極,這次從北極。這次,我要寄1000張。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上海團市委的朋友、3M的朋友、極之美的朋友、著名漫畫形象刀刀狗的作者慕容引刀,還有很多其他朋友,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
3M讚助了明信片等費用;極之美的韓偉韜突然靈感爆發:“我們這個活動,就叫‘愛心24小時’吧!”慕容兄親自操刀,設計了公益明信片的正麵,一隻刀刀狗托起小北極熊到媽媽背上。慕容兄是知名漫畫家,非常支持公益活動,承諾免費設計明信片的封麵,我欣喜若狂。幾周後,我就拿到了設計稿。非常感謝慕容兄和他的合夥人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