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總統興致勃勃地說:“這三天的討論是真正罕見的。”
簽字儀式後,鄧小平以樂觀的口吻說:“我們剛才辦了件大事,這不是結束,而僅僅是開始。”又說:“我們曾經預期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後,兩國的友好合作將在廣泛的領域裏迅速地展開,今天所簽訂的協定就是我們的第一批成果。”
卡特總統熱情洋溢地說:“我們已經找出了一條新的、不可逆轉的途徑,通向更堅實、更有建設性、更富有希望的兩國關係。”
有的美國記者故意向鄧小平提出挑釁性問題:“你們當初決定實現關係正常化時,你在國內有沒有遇到政治上的反對勢力?”
卡特這時暗暗著急,可也隻好瞪大著眼睛望著鄧小平。隻見鄧小平笑容可掬,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有!”
鄧小平的回答使在場的人們無不瞠目結舌。但鄧小平又話鋒一轉,字字擲地有聲:“在中國的一個省——台灣——遇到了激烈的反對。”
鄧小平語驚四座,全場頓時爆發出暴風雨般的掌聲。
2月5日上午,鄧小平一行結束了對美國八天的正式訪問,乘專機離開西雅圖途經日本,於8日下午返回祖國。其間他在日本作了兩天停留,同大平正芳首相等進行了會見。在會見中,鄧小平再次嚴厲地譴責了越南的地區霸權主義,並說,必須給越南以製裁,為此,即使冒某種危險也要采取行動。世界輿論對此認為,鄧小平的談話意味著中國即將對越南采取軍事懲罰行動。
鄧小平回到北京後第10天,中國邊防部隊在廣西、雲南邊境地區開始了自衛反擊戰。西方輿論界據此認為,鄧此前的環太平洋訪問是對美、日兩國態度的火力偵察。而在整個自衛反擊戰中,蘇聯都始終保持了事實上的沉默,硬是忍心地讓它的越南小兄弟在中國鐵拳暴風驟雨般地打擊下輾轉哀鳴而不動聲色。這,應該是與鄧小平連續訪日、訪美以及中日、中美接連實現邦交正常化有著密切關係的吧!
鄧小平的新的外交戰略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功,著實使“北極熊”有些心虛膽怯。後來,它終於沉不住氣了,不斷向中國傳遞出緩和的信號。1989年5月,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終於來到北京,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中蘇關係從此正常化。這又令美國人心裏酸溜溜的……
鄧小平不止一次講到“世界大三角”。一次,他對日本朋友說:“世界上的人在議論國際局勢的大三角。坦率地說,我們這一角力量是很單薄的”。鄧小平這裏並非否認“三角”存在,而隻是覺得中國這一角尚需努力。因此,中國這一角不能投靠任何一方,要獨立自主而又靈活機巧,成為另外兩角都需要爭取和借助的對象。正如鄧小平所言:“世界上都在說蘇、美、中‘大三角’。我們不講這個話,我們對自己力量的估計是清醒的,但是我們也相信中國在國際事務裏麵是有足夠份量的。”其實,中國的份量就在於中國人民自己,先是毛澤東,後是鄧小平,在國際事務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善於利用並巧妙處理各種國際關係,在相對平衡中發展自己國家的經濟。隻有經濟強大了,我們在國際事務裏麵才能真正有份量,才能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