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還沒有桌子椅子,兩人都是跪坐在床榻上。
中間一張小桌子。
一個侍從端了一壺茶進來伺候著。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霍弋拿起瓷杯,喝了一口之後,又喃喃自語吟起這句詩詞。
陳樹生也喜歡喝茶,在現代喝茶早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雖然三國的茶苦澀,沒有現代工藝炒出來的茶那麼甘醇可口,但也能接受。
劉諶抿了一口茶,淡淡地說道:“霍將軍是不是對這句詩詞有什麼疑問?”
“我能感覺到,這句詩詞所表達的意思是,想做一件事,但又沒有支持!”
“霍將軍是有什麼事?”
“大將軍王,恐怕是你有什麼事在糾結吧?”
“嗯?我能有什麼事?”
“難道不是為了想親自前去議和的事?”
“我們不是一直在商議,要選定合適的人過去。”
“恐怕,王心中的人選一直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我沒說話,隻是把我自己的瓷杯端起,把茶水一飲而盡。
“我猜王是想找個時機偷偷前去吧!”
“實不相瞞,我確實正在打算這樣做!”
既然霍弋已經猜到了我的心思,我便不再隱瞞,大方承認。
霍弋皺著眉頭,不出聲,靜靜在沉思、喝茶。
兩人安靜地喝了幾杯。
霍弋嚴肅地問道:“為什麼其他人不行?”
“因為我還有更深的考慮,我想利用鍾會兵發長安城!”
“王的意思是?”
“我會輔助他奪取長安城,成為魏國的強有力的敵人。待我回來之時,將會是我大漢崛起的起步!”
劉諶語氣堅定,眼神充滿無窮的自信。
“後值傾覆,
受任於敗軍之際,
奉命於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霍弋不禁喃喃自語念一句諸葛丞相的出師表,然後哈哈哈大笑起來。
“我懂了!我懂了!我懂了!”
霍弋豪情壯誌般說了三句,然後堅定地說。
“臣,會助王一臂之力。”
“謝謝!”
“王什麼時候行動!”
“我打算明天就去!”
“需要我做什麼,我一定執行到底!”
霍弋的父親霍峻是先帝劉備最信任之人,和魏延一樣,是劉氏在荊州的降派中的親信。霍氏在蜀漢的地位舉足輕重,況且霍弋本人的才幹、功績也是蜀漢的頂流,因而得到他的支持,無疑是為計劃掃清了一切內部的阻礙。
“薑維、宗預統籌朝中軍務,閻宇回永安,你與廖化將軍在劍閣等漢中的消息,張翼去南中,樊建、郤正、郭攸之等回朝主持政務,休整發展。這是我已經寫好的安排,麻煩霍將軍代為下令。”
我把象征權力的佩劍和文書交給了霍弋。
霍弋躬身接過,然後恭敬地說。
“臣,祝王成功,成都的事,隻要天不塌下來,我都給你頂著!”
.....
劍閣魏軍主營大帳內,十多名將校披掛戴甲,按爵位官職高低拱立兩側。
隨軍司馬,參軍,幕僚,文書恭敬地站著,沒人敢出聲。
正中央大案,端著一個頭戴羽冠,紫袍的中年男子,目光如炬,英氣逼人,手裏不斷地翻閱著一卷卷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