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6月,國王路易十六企圖逃亡國外勾結外國反動勢力鎮壓法國革命,結果被群眾抓獲,羅伯斯庇爾主張嚴懲國王,廢除君主製,但被保守的君主立憲派拒絕。但羅伯斯庇爾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他說:“我已決定把我的生命貢獻給為真理而作的鬥爭。”這時,奧國皇帝和普魯士國王聯合發表宣言,宣稱要派軍隊懲罰“罪犯”,恢複法國的“君主統治”。外國的專製勢力企圖武力幹涉革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而國民公會中的保守派竟然無動於衷。羅伯斯庇爾以極大的愛國熱忱發表演說,鼓勵人民捍衛革命的成果,他說:“我們或者重新墮入以前的奴隸製中,或者重新拿起武器!”他的這句話成為傳送一時的名言,鼓舞了人民的鬥誌。

1793年春天,普魯士、奧地利、英國、西班牙等國組成“反法同盟”,法軍在敵人的大舉進攻下,節節敗退。國內到處發生保王黨叛亂,革命形勢非常危急。5月31日,巴黎警鍾又一次敲響,人民舉行了第三次武裝起義,推翻了掌權的吉倫特派,把雅各賓派推上了領導崗位。雅各賓派的首領羅伯斯庇爾,麵對國內外的危急形勢,采取了一係列果斷的措施,很快趕走了外國侵略者,平定了國內反革命叛亂,鞏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然而,成為執政黨以後的雅各賓派,不久內部就分裂了。三位傑出領袖中,丹東因為主張妥協和溫和的政策,被羅伯斯比爾下令處決了;馬拉則被吉倫特派的女特務所暗殺;惟一剩下的領袖就是羅伯斯庇爾。他成了雅各賓專政的靈魂與實際領導人,但卻日益感到了孤獨。

麵對1793年夏天法國的危急局麵,羅伯斯庇爾提出,必須用寶劍“鎮壓共和國的敵人”。他決定使用斷然措施,實行革命恐怖。在平定吉倫特派和王黨分子叛亂,嚴厲鎮壓反革命的同時,宣布全國總動員,號召男女老幼參加民族戰爭。為了解決土地問題,他還先後頒布了三個土地法令,摧毀封建土地所有製。結果,國內叛亂迅速平定,外國侵略者被逐出國土。但是馬上,國民公會中的各種反羅伯斯庇爾派別逐漸聯合起來,決定發動政變。處於孤立境地的羅伯斯庇爾已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於是有了開頭1794年7月27日的一幕,史稱“熱月政變”。

羅伯斯庇爾把一生的精力全部奉獻給了資產階級的革命事業。他為人作風正派,生活異常儉樸。他擔任國民公會主席,已經享有崇高威望的時候,仍住在巴黎的一個木匠的舊板房中,過著清廉的小資產階級生活,連他的敵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不可腐蝕的人”。他一心為公,很少顧及私人生活,一直到死,都未能同自己的戀人結婚,成為曆史名人中又一個終身未娶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