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2年,喬治·華盛頓生於弗吉尼亞州的韋克菲爾德。他是一個富有的農場主的兒子。20歲時,他繼承了一筆豐厚的遺產。1753年到1758年,華盛頓在軍中服役,他積極參加了對法國和印地安人的戰爭。他從戰爭中獲得了經驗並贏得了聲望。1758年下半年,他回到弗吉尼亞,並放棄軍職。此後不久,他與有兩個孩子的寡婦馬莎·丹德裏奇·卡斯蒂斯結婚(華盛頓自己沒有孩子)。

在以後的15年間,華盛頓一直在處理他自己的產業,他能力卓越,處事有方。到1774年,當他被選作弗吉尼亞州的代表出席第一屆大陸會議時,他已是殖民地最富有的人之一。喬治·華盛頓並不是獨立運動最早的倡導者,但是由於他豐富的軍事經驗、富有的家產、健壯的體魄(華盛頓身高6.2英尺)、卓越的能力,第二次大陸會議上他被選為大陸軍總司令。戰爭期間,華盛頓自始至終不取分文,且熱情無比。

華盛頓的偉業完成於自1775年6月他擔任大陸軍總司令,至1797年3月第二任總統期滿止的這段時間。1799年12月,他病逝於家鄉芒特弗農。

1775年4月18日,麻薩諸塞英軍司令托馬斯·蓋奇,對波士頓民軍在康科德的軍火庫進行突然襲擊,於來克星敦遭到民軍的頑強抵抗。美洲獨立戰爭的第一槍終於打響了。

大陸會議於5月份在弗城召開第二次大會,宣布成立聯邦,組建一支由大陸上各殖民地聯合參加的正規軍,保衛美洲的自由,華盛頓被推選為大陸軍總司令。

1776年3月4日晚上,明月當空,大陸軍在華盛頓的指揮下,炮轟波士頓,獲得大勝。

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據大陸會議命令華盛頓指揮保衛紐約,又取得勝利。

1780年,約克敦戰鬥之後,英軍逐漸解體,獨立戰爭結束。華盛頓立下了赫赫戰功。

華盛頓當選總統後又進行許多改革,比較著名的如:

①華盛頓擔任製憲會議主席。雖然他的思想對於美國憲法本身影響不大,但是他的聲望以及他對憲法的支持,卻對新憲法製定產生了巨大影響,鑒於那時存在著的對新憲法的抵觸力量,如果沒有華盛頓的支持,新憲法就不可能被采納。

②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由他這樣人品高尚的人擔任美國首任總統,實在是美國人的幸運。我們從南美以及非洲一些國家的曆史中可以看出,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是那麼地簡單,而這些國家哪怕是以民主製開始,卻極易走向軍事獨裁。然而華盛頓卻下定決心,避免國家走向分裂。他無意永久掌握政權,他既不想做國王,也不想當獨裁者。他開造了一個如今美國人依然遵守的先例,那就是和平移交政權。

華盛頓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國父,開國元老中最傑出的人才。取得勝利,對美國進行一係列有利於國家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改革,因此,他成為美國永遠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