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次被認可之後,艾草開始習慣做獨特的那個人,如果不能做到獨具一格那就做最先知道、最先到達的那一個。
背書寫作業自不必說,她甚至能猜到語文老師明天會布置什麼主題的日記,隻要一有空閑就會提前寫好,這樣她就能永遠成為第一個交作業的人。
天剛蒙蒙亮艾草就第一個來到學校,那時候,學校的食堂是專門為老師開設的,廚房門口有個大大的火燒心壺,壺是鐵皮製成的,壺的內圈用來放木炭燒火,外圈放滿水,熱量就能從內圈傳給外圈然後再充滿整個壺的表麵,壺邊有個小的水龍頭方便水開之後工人接水,這在農村是很實用的燒火工具。
艾草去得早就經常幫廚房的阿姨燒火,火燒起來了她就借著火光在壺邊背課文。
校園很安靜,隻有柴火燒木炭的劈啪炸裂聲,她背誦的聲音不必像早讀時那般大才能聽見自己的聲音,那種感覺很舒服也讓倍感孤獨的她找到了短暫的溫暖。
直到艾草轉學後的第一次模擬考,她考了全班第一,教語文的班主任終於找上了她。
她將一本嶄新的筆記本送給艾草並語重心長的說道:“日記可不是能提前寫的,以後你交上來的日記本可以繼續提前寫,不過你的真心話,屬於你的那些小秘密就記錄在這本裏,不用交給我。”
小小的她明白這是老師含蓄的警告,那是在間接告訴她作業不應該像她這麼做,那算是她第一次被老師“責備”。
艾草羞愧還來不及根本不可能去領會老師這麼做更深層含義,直到她慢慢成長,才漸漸明白“有些事情欲速則不達,快,並不能說明一切。”
艾草很慶幸自己在啟蒙階段就遇上這麼一位老師,不管她說那些話的目的是否如自己所想的那麼勵誌。
在電腦手機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她擁有一段用任何東西都換不回的文字記憶,能讓她回憶起許多過往的酸甜苦辣。她內心裏隻有感激,至少此刻指尖的觸感帶給她的滿足和幸福是騙不了人的。
自那之後,艾草擁有了一個比較奢侈的愛好那就是收集筆記本,木盒就是用來存錢買筆記本的。
不過她已經不記得為什麼滿滿一盒的硬幣為什麼沒用出去,不記得這些千紙鶴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折的,不記得裏麵怎麼會有一本安徒生童話,不記得很多很多事。
這些答案她隻能在這本久遠的日記本中慢慢找尋,一點點回憶了。
“這紙箱是奶奶還清醒的時候一定讓我轉交給你的。”艾峰看著自家姐姐一年比一年消瘦的身影一陣心疼。
想起,她剛拉著行李箱回家,知道奶奶的身體狀況後,連身上的包都沒放好,就抱著奶奶瘦骨如柴的身體不放。耳邊仿佛還能聽見她發出的斷斷續續很是隱忍如幼獸般的哀泣聲。
“嗯~”艾草還帶著厚重的鼻音。聽著這話她的鼻頭又開始發酸了。
她記得當年去京都讀大學是帶著破釜沉舟的心情去的,她把和默修閆相關聯的東西都收進這紙箱中,隨意交給艾奶奶處置。
艾草從沒想過連自己都快要忘記的一件小事居然會讓自己的奶奶記到現在,連生病都沒有忘記,甚至當意識到有可能沒辦法再看顧這箱子時還轉交給自家弟弟繼續守護直至等到她回來。
艾草慢慢回憶將紙箱交到艾奶奶手中的情景,當時她並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真找到默修閆,即使找到了她也不確定他的心意是否跟自己一樣,更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在一起。
她並不想丟棄和他相關的任何東西卻也不想帶在身邊徒增煩惱。她更不可能讓自己的小秘密被更多人知道,就把它交給了不認多少漢字的奶奶。
想到這些,她就萬分後悔,後悔當初沒有在將紙箱交給艾奶奶的同時一並將自己的小心思都說給她聽。
她很清楚,她做任何決定艾奶奶都會無條件支持。可或許正因為如此,她才不敢說出口,因為怕艾奶奶會失望,自己辛苦養大的女娃兒,臨了了,卻要去倒貼別人,這是跟傳統女孩兒矜持路線不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