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八女投江——寧死不屈的東北抗日聯軍女官兵(2 / 2)

1938年7月12日,婦女團參加了攻打樓山鎮的戰鬥。8、9月間,西征部隊在葦河、五常境內與日偽軍連續作戰,遭受重大損失,遂決定返回牡丹江下遊刁翎地區尋找軍部。10月上旬的一天,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

十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

這時,師首長命令8名女同誌先行渡河。當她們正要下河時,突然槍聲大作,日偽軍發起了進攻,大部隊邊打邊撤。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8名女戰士,毅然放棄渡河,在冷雲率領下,分成3個戰鬥小組,一齊向日偽軍開火。

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八名女戰士被敵圍困於河邊。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衝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

日軍在得知她們隻有八名女兵時,變得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的!”在背水作戰至彈盡的情況下,八名戰士麵對日偽軍逼降,誓死不屈。冷雲堅定地對大家說:“同誌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

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爭……”集體沉江,壯烈殉國。她們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八女投江的英雄壯舉,令敵人震撼,日軍指揮官連聲哀歎:“連女人都不怕死,中國滅亡不了!”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8名女戰士集體投江的事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

【英雄無悔】

八女投江是中國女性抗戰史上悲壯的一幕,她們所體現的精神,絕不僅僅是不甘受辱,還體現出為民族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她們原本有生的希望,但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全力掩護大部隊突圍。八位女戰士雖然英勇犧牲了,但她們的崇高民族氣節、視死如歸的鬥爭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