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紅色財魁”毛澤民——紅軍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1 / 2)

【英雄檔案】

毛澤民(1896~1943),字詠蓮,後改為潤蓮,毛澤東之弟。

籍貫:湖南湘潭韶山。

英雄曆程:

1921年,參加革命;

192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2月,隨兄毛澤東到湘潭、湘鄉開展農民運動;

1931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閩粵贛軍區經濟部長;

1931年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銀行行長;

1933年5月,兼任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部長;

1934年9月,兼任國家對外貿易總局局長;

1936年2月,任中華蘇維埃工農民主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

1938年2月,先後出任新疆省財政廳、民政廳廳長等職。

【英雄榮譽】

長征中,被稱譽為“紅色財魁”;

2009年9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英雄人生】

廉潔奉公的“理財專家”

1931年11月,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正式開幕,會間決定成立國家銀行。有著豐富的財政工作經驗的毛澤民負責國家銀行的籌備工作,並擔任了第一任國家銀行行長。

銀行籌建初期,加上毛澤民在內隻有幾個人。當時工作人員的文化層次都不太高,對業務也不熟悉,毛澤民就手把手地教這些同誌記賬、點錢。他在擔任國家銀行行長期間,統一財政,統一處理戰利品,還組織人員籌糧、籌款,常常親赴前線,支持蘇區鬥爭。

毛澤民開始籌建國家銀行工作時,麵臨著統一財政、調整金融、加強蘇區經濟建設、保障紅軍作戰的艱巨任務。他從調人員、建機構開始,白手起家,到國家銀行正式營業,僅僅用了2個多月時間。

1934年初,第五次反“圍剿”一再失利,敵人對我加強經濟封鎖,財經狀況很是困難,再加上壞人的造謠搗亂,紙幣流通受阻,信譽嚴重降低。毛澤民很著急,為此他一次次地跑前線籌集物資,還通知前線部隊把繳獲沒收的物資統統運回蘇區合作社,然後指示金庫拿出光洋、銀元,公開兌換蘇區紙幣。

有一次,他和錢之光等四位同誌受黨重托,行程數千裏,化妝到上海接回國際友人捐獻給中國共產黨的大筆資金。他們把資金兌換成法幣藏在皮箱夾層中,冒著生命危險安全地把資金運到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