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老大”是我同學 領導力“同學會”
除了第四章所介紹的執行加競賽之外,“家文化”是李連柱在管理上特別關注的第三條線。
這個家首先是“校友之家”。大師兄李連柱、四師兄李嘉聰、七師兄郭子騫、八師兄李鵬、十一師兄胡翊、十四師兄黎幹、二十師兄鄭海鬆……在很多高管眼中,董事長李連柱是他們的師兄,因為他們都參加了一個課程培訓——“拓普理德”卓越領導力訓練。
這些由師兄師妹組成的“同學會”在尚品宅配內部產生了一股強大的文化力量。
拓普理德卓越領導力訓練其實是一個培訓課程,2001年李連柱參加了它的第13期課程培訓,覺得收獲挺大,回來後開始根據公司和個人發展需求逐步逐步派人去,每期派1~2人,最多時有4人。截至目前,尚品宅配一共50多人參加了培訓。
“這個培訓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從那裏學了東西回來。”董事長李連柱說,課程的核心培訓讓大家成為一個心理或者其他方麵很正向的人,他覺得這正是尚品宅配所需要的。
每當一批員工培訓回來,“同學會”就相當於多了幾個兄弟姐妹,老同學們會舉行歡迎宴會,宴會上學員分享他們在學習期間的感悟,等等。
為期3天4夜的領導訓練更多是心理層麵的淬煉,通過一環套一環的遊戲以及不間斷的互動撞擊心靈,讓人體悟到愛、信任、團結、永不放棄、承諾、責任等詞彙的意涵。它不但讓學員們升華心靈,更重要的是,經曆過訓練的人形成了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這相當於移植了一個共同的文化基因。
但李連柱深知,社會上的培訓課程有的雖然不錯,但往往是現場感受強烈,回來後幾天就會被打回原形。因此,需要一種機製推動學習所得持續在公司保存下去,這樣便有了拓普理德領導力同學會。
在李連柱看來,“同學會”相當於尚品宅配的“黨支部”。這幫同學都經過了同一種管理思想的熏陶,大家思想理念一致,執行一貫,結果就不會偏樣。不像很多企業,“今天學這個管理,明天學那個課程,最後思想全亂掉了”。
比如,現在“同學會”規定,每天要有一封“家書”——就是短信形式寫自己的感悟、體會或其他有價值的觀點。發家書的人早上10點鍾前必須寫好發出,按照師兄師妹排位順序,每一位接到後要發給下一個人,在“同學會”轉一圈後,晚上10點鍾短信必須回到發信人手上,誰要是延遲10分鍾發,罰款一次300元,即使有時候很多客觀原因導致沒看到短信而遲發,如開會、在車上等也不能例外。
“老大”李連柱事情最多,遲發次數最多,罰得也最多,有一年竟被罰了上萬元!“同學會”每個月將罰款集合起來,吃大餐,“覺得挺好玩的”。郭子騫說。而李連柱雖然被罰得多,但罰得越多越高興,因為他覺得大家在執行力上越來越強了。
“家書”的內容都是值得推薦、分享的內容,因此很有意義。所有收發的家書郭子騫一直保存在手機裏,從來沒刪,幾年下來,竟保存了890條之多。有人建議李連柱出一本書,書名就叫《尚品“家書”》,李連柱覺得這個創意很棒。
這是2011年10月3日新居網總經理胡翊寫的一封“家書”,那時,新居網剛剛獲得阿裏巴巴“十佳網商”榮譽:“一說起電子商務,大家就想起淘寶(B2C),並以此來判別誰是電子商務,誰是偽電子商務。我們給自己的模式定義為(B for C),曾經為自己的另類迷茫過,沒想到在今年網商大會上卻因此獲得了唯一一個商業創新獎。阿裏研究中心認為未來電子商務模式將是C2B,以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驅動的大規模定製,對我們模式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我們一不小心成為這種模式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原來我們一直身處金礦中,卻沒有發現自己很富有。各位師兄弟同喜啊!”
李連柱和周叔毅原來是華南理工大學的老師,尚品宅配很多同事都是華南理工大學的學生,如彭勁雄、李嘉聰、黃豔芳等。也許是老板當過老師的緣故,尚品宅配上下有濃鬱的學習氛圍。李連柱也把拓普理德的培訓創造性地移植到公司內部,這樣一來,領導力同學會的陣容不斷擴大。
“我感覺老板就是我們的老師。”鄭海鬆說,他一踏出校門接觸的老板就是他們。兩位老板身上少了一些商人的銅臭味,多了一些老師的學術味。“他們就像導師,領著你往前走,你不知道要去哪裏,但走著走著就感覺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