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管理“三條線” 競賽:我們來“打賭”吧
李連柱一直強調,自己這麼多年來,覺得驕傲的就是建立了一個競賽平台和機製,讓所有人在上麵賽跑,自己就充當裁判的角色,而競賽的項目和內容就是“開門七件事”。
競賽文化已成為在尚品宅配獨特的執行力文化。分公司與分公司,加盟商與加盟商之間都在進行競賽;尚品宅配事業部、部門、銷售、門店、量尺、生產內部,相互之間的PK無處不在,甚至組與組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也會相互挑戰,簡直像個公司經營的“奧林匹克盛會”!它大大地激發了尚品宅配團隊的鬥誌,大家比拚趕超、力爭上遊,每天都像上戰場衝鋒一樣,以百倍的努力和專注對待每天的工作。
2012年3月底,又一個月的競賽結果出來了,直銷部朱雲龍所在的“亮劍隊”落在第二,他們原來一直排第一,這次被李連榮所在的“衝鋒隊”超越,原因是“亮劍隊”原隊長升任總監,人事上有所調整。但即便如此,“亮劍隊”集體“誓師”要在4月份重奪第一的榮譽。
直到4月30日的上午,“衝鋒隊”仍然領先,排在第一的位置,銷售額超出“亮劍隊”好幾萬元。公司很多人都以為“衝鋒隊”穩拿這次冠軍了,但奇跡出現了,“亮劍隊”竟然在競
賽截止日的最後短短半天時間內實現逆轉,奪得了第一,最後實現了全月業績62萬元,比“
管理“三條線”:質詢會、競賽文化、家文化他們組裏4個人圍著客戶,冷靜地分工合作,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擅長各攻一項,產品講解得好的講產品,會講方案的講方案,反正一心要把這個單“拿下”。
他們說得口幹舌燥,客戶後來有點心動了,隨口問“有沒有抽獎?”,幾個人一聽就覺得這下有戲了。
後來,客戶再次仔細看了設計方案,比較滿意,馬上下單,當場交了錢。有了這筆收入,“亮劍隊”與“衝鋒隊”剛好業績打平。
在他們的激情感染下,另一個客戶把卡裏的錢刷光光,身上隻剩下5毛錢。朱雲龍解釋,這個客戶跟袁主管關係很好,袁主管特意叫他過來幫忙衝業績的,沒想到客戶這麼“給力”。
根據公司的規定,每個組的月銷售額有三檔的業績獎評線,分為30萬元、40萬元、50萬元,不同線的提成和獎金不同。組長全心全意協助組員,個人業績高了,團隊業績自然高。 “團結很重要,如果一個團隊隻有一兩個人努力,其他人不努力也沒用。”朱雲龍說。
組與組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都會相互挑戰,選定PK對象。為了增加刺激性,還會打賭押注。比如設計師個人與個人之間也會私下PK,設計師自己選擇,各組之間自由配對。一般在月初約定比賽,掏錢押注——當然這隻是小賭“怡情”,一般10塊錢,最多20塊。
2012年4月,朱雲龍和李連榮約定為PK對手,押注20塊。“他是一個最厲害的對手,所以我選了他,就是想超越他。”在朱雲龍眼裏,李連榮是直銷部最頂尖的設計師,自己來得比他晚,各方麵確實有一些差距。但朱雲龍在2月份是業績巔峰期,也曾超越過李連榮,他相信自己的實力。
那一個月比賽過程中,兩人時不時在網上查看對方業績,看看彼此的差距,暗中較勁。
李連榮在直銷部拚命是出了名的,每天晚上都加班很晚,坐最後一班公交車回家。4~6月,連續三個月的PK,朱雲龍都輸給李連榮,排在第二。朱雲龍總結原因:三個月來主要精力放在舊訂單的方案修改上,沒有騰出太多時間找新客戶;所在部門的人事變動比較大,也有影響;私人原因是,因為傾注太多精力在一對聾啞人客戶身上,又與女朋友分手,一度情緒比較低落。到了7月份,朱雲龍從失戀的情緒中調整過來,方法上又有改進,終於重新超越了李連榮小組,奪得直銷部第一。
不過,在尚品人看來,PK隻是一個激勵自己、開發潛能的手段而已,每個人可以選擇比自己厲害的人作為PK對象,但相互間要非常友好,不能出現惡意競爭的現象。
朱雲龍介紹:“我們不會有什麼私心。如果我在談單的時候需要幫助,李連榮也會過來給我的客戶端茶倒水。隻要能幫到對方,讓對方增加業績,我們會盡量幫忙。贏要贏得光明正大,輸要輸得心服口服。”
這種PK不僅發生在尚品宅配內部,外部加盟商之間同樣如此。
尚品宅配把加盟商納入集團管理體係,通過七件事和區域質詢會抓執行抓效益,統一考核,這在整個中國加盟行業中獨樹一幟。這種緊密結合的經銷商管理方式,保證了在輸出直營模式時不走樣不變形,而且關鍵的是讓加盟商更賺錢。
所謂區域質詢會,是尚品宅配質詢會的延伸,也是為了幫助經銷商的一項舉措。在全國18個區的三四百家經銷商裏挑選一百多家作為核心經銷商,完全按照直營店的標準來要求,做好“開門七件事”,每個月月初分片區開一次質詢會,對“開門七件事”總結點評。區域質詢會每次一天半時間,上午各個地區的老板帶著店長趕過來,下午兩點鍾開始,上兩節課,持續到晚上十二點鍾,然後第二天早上九點培訓,到下午兩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