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尚品模式” 義務宣傳員
各級領導參觀考察尚品模式
2009年8月19日,對於尚品宅配來說,這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
這一天,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專程前往尚品宅配的展廳和生產基地進行視察,並與尚品宅配的領導人座談。他由衷地稱讚:“這是個朝陽企業!”
此時的尚品宅配成立僅5年時間,沒多少知名度。它的生產車間並不現代化,它的展廳也不富麗堂皇,為什麼能令省領導如此重視和推崇?
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那天上午,他與公司另外兩位董事周叔毅、付建平一起接待了汪洋書記一行,帶領他們參觀展廳,一邊走一邊講解:
“尚品宅配現在在全國範圍內有近400家實體門店,為顧客提供免費上門量尺、免費虛擬設計、全屋家具個性化定製服務——國內很少有商家能做到這一點。這不僅是因為尚品宅配擁有定製銷售終端設計係統,更有賴於我們研發出來的大規模定製生產係統。”
李連柱驕傲地介紹著自己的“戰績”,這些對他來說如數家珍:
大規模定製生產係統
“尚品宅配建立的‘家具企業大規模定製生產係統’,有效解決了個性化定製與規模化生產的矛盾,實現了個性化、低成本的大批量定製生產,使低成本家具量屋定製在中國成為了可能。”
李連柱提到了幾個關鍵:實體店與網店的結合;個性化家居全屋定製;按需設計、定製;定製產品的大規模生產。這都是相比傳統家居行業前進一大步的“成績”,尤其是最後一點最具“革命性”,因為在以前,包括在國外,定製產品一向是采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模式,而誕生僅5年的尚品宅配竟然能夠建立起這樣的生產係統,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重要的不是這些“技術”,而是尚品宅配通過打通這些環節,完全實現了按消費者需求設計產品、按訂單生產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真正做到了“顧客需要什麼,他們就能生產什麼;顧客需要多少,他們都能定製生產”。
定製家具其實不是個新鮮的概念,每個木匠都能做。一直以來,定製是尊享的代名詞,但往往效率低、質量不可控,後來演變化成了個性化的重要特點。但尚品宅配顯然又將定製概念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使定製開始演變成為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
不過,尚品宅配引起官方的密切關注倒不完全因為這個,而是因為它順應了某種時代趨勢,符合國家相關大政方針。汪洋書記主政廣東以來,恰遇全球金融危機蔓延,以外向型為主的廣東經濟受到巨大影響,他也一直在努力推動廣東的產業轉型與產業升級。
2009年3月,廣東省政策研究室注意到了尚品,覺得其利用信息化解決了個性化定製和大規模定製的模式很有價值,他們派出專門人員到工廠調研,最後整理出一份調研報告——《依靠信息技術應對金融危機逆勢而上》。
這篇報告高度讚揚了尚品宅配的經營模式,稱其靠創新性發展理念實現了從家具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創新性商業模式擴大和創造了新的市場需求、創新性信息技術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的典型。他們認為,尚品宅配最大的奧妙就在於李連柱對家具製造流程進行的信息化改造。
這份報告後來呈交給了汪洋書記,書記看了這份調研報告後很高興,專門做了一個批示:“這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看了令人高興。如何按這樣的思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工作,請佟星同誌(一位副省長)研酌。此件可印送省級領導同誌參閱,並請媒體大加宣傳。”該文件被轉給一位副省長,從那時起,廣東省有關部門就開始重視起尚品宅配了。
在視察現場,汪洋書記觀看了設計師的現場演示,對尚品宅配“上門量尺,空間量身定製”、“看著效果買家具”的服務模式連連點頭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