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飲鴆止渴(3 / 3)

南唐輿圖,拱手讓於宋

如果說當初樊若水以不光彩的手段將長江水文圖獻給趙匡胤是天災的話,那李煜拱手相讓“南唐輿圖”,實在是南唐咎由自取的人禍。

那是李煜貶損儀製的第二年,即北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趙匡胤派翰林學士盧多遜出使南唐。來使的目的簡單明了,堂而皇之地稱“朝廷重修天下圖經,史館獨缺江東諸州”,要李煜交出江南州郡的山川形勢圖。

殊不知這是一個嚴正的信號,而我們的李煜卻忽視了。

在盧多遜出使之前,趙匡胤就已經對李煜多方施壓。然李煜卻並不為所動,或者說並未察覺。

李煜對弟弟從善的不祥預感果真應驗了,從善入汴梁後,趙匡胤便以從善文韜武略為借口,加封他為泰寧軍節度使。實則是軟禁了從善,想以此來牽製李煜。其實節度使是應該坐鎮藩鎮的,但被任命為泰寧軍節度使的從善始終被羈留在汴梁。趙匡胤為安撫從善,還為他安排了久居的豪宅。李煜想起那日從善遠去的身影,心裏一陣酸楚。他幾次上表趙匡胤,請從善回歸,均遭拒絕。李煜在多方爭取無效之下,也隻得遵從太祖安排。他派出戶部尚書馮延魯前往汴梁拜謝趙匡胤,並賀從善加官。

趙匡胤利用從善的第一步就是想借他之手勸李煜投降,趙匡胤對李煜貶損儀製、改詔為教和衣紫袍見宋的一係列表現十分滿意,也讓他看到了以和平方式收服南唐的可行性。他依照之前對從善的方式,給李煜更為高級的待遇。為使李煜及和他恩愛的小周後生活無憂慮,趙匡胤特下詔令工部在熏風門外、皇城南及汴水濱營建一幢足以和大宋朝宮苑相比肩的禮賢宅。趙匡胤本是節儉之人,可對於李煜的禮賢宅卻頗費了一番心思,花了大筆的銀子。他知曉李煜好物無度並性情奢侈,特意將這禮賢宅建得金碧輝煌威嚴大氣。又令江南的能工巧匠設置園林、鑿池堆山、構築亭台水榭、鋪設奇石並種植香花蘭草。

竣工之後,趙匡胤遂命從善到此處一遊。從善被禮賢宅氣勢所迫,被其構思精巧所吸引,不由得嘖嘖稱奇。“這可比錦洞天呀!”從善驚呼,這番天地和香風比翠色的錦洞天也相差不多。

從善雖然佩服趙匡胤的手腕,可說到寫勸降信,那實在是一件令他頭疼的事,他實在不願做這兩邊都容易得罪的事情!

迫於趙匡胤的威嚴,也迫於自己被幽禁的處境,從善還是寫了封書信,規勸李煜盡早入朝。

李煜看到從善的親筆書,心裏萬般感慨。可他終是不願意入宋的,思及從善的處境,李煜隻得歎息不能入宋呀!

他這一入宋,那新建的禮賢宅是不是就成了他的死穴?

趙匡胤知道李煜不入宋後,到底是怒的,他本已經做了兩手的準備。

也許,該動用第二手準備了。趙匡胤凝神屏息,又在一瞬間驀地睜開眼,雙眸幽深黑亮。他已決議,不再心慈手軟。

他要南唐的輿圖,他要南唐的山川!

盧多遜帶著帝王的使命,直奔金陵。這位在趙匡胤褪去“精武少文”外衣時,始終居於趙匡胤左右的翰林院名士,此時要帶著王的使命,向李煜發號施令,也是向李煜挑戰。

甚至是一次公然地向李煜挑釁。

“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這是老子千年前給統治者的告誡,一直被統治者奉為教條膜拜。此時的李煜卻無視這一至理名言,竟親手將南唐輿圖奉送給來使,交與趙匡胤。

輿圖展開,南唐的山川關隘凸顯。千裏河流綿延,大川沼澤遍布。錦繡江山千裏長江之南那側土地,宛如美人頭髻。美人煙波橫,眉峰輕聚。趙匡胤把眼睛睜得大大的,他已見到美人正對著他微笑,對著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