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疫鬼的意圖
於是這就輪到毓夙張口結舌,說不清楚了。五百年前他明明在洛陽見過這個盯梢鬼,還吃過這盯梢鬼的虧,現在這盯梢鬼不認賬,猴子也說他認錯了,可他偏還真沒有什麼證據。
猴子看著毓夙鬱悶的樣子,想了想,又說:“天下疫鬼都長得相似,錯認了也不稀罕。且若是這疫鬼陽壽滿了,甘願留下做個鬼差,或許也有。但既做了鬼差,就不會再是這般,呃,死相淒慘的模樣,總要換個光鮮表皮,當差跑腿,上官看了也覺得順眼不是?”
言下之意,就是毓夙真的認錯鬼了。毓夙十分鬱悶,仔細看看,自己也迷迷糊糊覺得,似乎這真不是盯梢鬼,隻好問:“那你之前吸陽氣吐濁氣,就是在傳播疫病?”
那個被錯認為盯梢鬼的疫鬼連忙說:“正是。這法子極為有效,百般靈驗,屢試不爽。過得兩三日,那些人便要染上疫病了。”
猴子笑著說:“這邊陲小村,也值得你們家瘟神惦記,還派專人過來撒布疫病。”
疫鬼賠笑說:“實則這事小的也不明所以。不但是小的,連我家大人也親下凡塵。”
猴子訝異道:“竟然如此?不過那趙真君俺知名已久,卻未得謀麵哩。聽聞也是一員猛將,可惜當初在天庭上,不曾和他打過一架。”
疫鬼不知道該怎麼回話,猴子撓了撓頭,自己又說:“當初俺是火入了心,迷了心竅,怕就算打,也打不過你家瘟神,那時候沒丟人現眼,也算好事。不過現在俺卻有幾分勝算,卻沒機會和他打過一場。呔這小鬼,趙真君現在何處?俺去找他耍耍才好。”
那疫鬼連忙說:“我家大人與大聖爺緣慳一麵,已經回返天庭去了。”
猴子失望地叫喚了幾聲,尾巴耷拉著,從石頭上跳下來,轉身回去了。疫鬼見這裏隻剩下毓夙,有點害怕,朝後躲了一步才說:“上仙……小的還有差事未做哩……”
毓夙有點悻悻的,想了想,揪著他又問:“你說你來傳播疫病,是你家上官的命令,是趙朗親自下令吩咐的,還是層層傳遞下來的命令?”
疫鬼又躲了一步:“是趙大人親口吩咐的。我本不是疫鬼,隻是東邊鞏州城裏一個死於傷寒的百姓,前番一直在土伯庇佑下。前幾日卻有趙大人下降,從土伯處征召了我等幾個,將我化作疫鬼,教我來此當差,說是能積攢功勞,來世好多謀些福分。”
毓夙皺眉,趙朗弄來的疫鬼,看來還不止這一個?他不記得《西遊記》裏有唐僧得了瘟疫的情節,不過一來他記得不全,二來可能的確有這事,隻不過作者沒有寫出來。毓夙就揮了揮手,對疫鬼說:“你沒幹完的活,趕快去幹吧,我權當沒看見你。”
疫鬼一溜煙地跑了,毓夙白忙活一晌,還抓錯了鬼,心裏有點不爽,又翻身回到那塊大石頭上,趁月亮還沒下山,繼續修煉。
~~~~~~~
這些疫鬼的工作做得敬業又到位,周邊的村子估計都沒逃過他們的毒害,因為那天晚上之後,毓夙一行人又上路,再投宿的村子,就正在鬧瘟疫,人人上吐下瀉。
村子裏僅有的幾戶人都染了疫病,哪有人招待來客。村裏的老人倒是好心告訴唐僧,他們這瘟疫是整個山頭都沒逃過,連河裏的魚都翻了肚,讓他們也多加小心。
毓夙頓時想起來,那天他是在溪邊遇見趙朗的。趙朗是瘟神而不是武將,這反差也就罷了,他還親自跑去給凡人下毒,這行為就有點……用不著這麼親力親為吧。
唐僧心善,看見得病之人的慘狀,早就一遍一遍地念佛,叫孫猴子去幫忙照料,他自己也一卷袖子,跑過去喂病人喝水。毓夙剛想攔著他,免得他也被傳染了,又轉念一想,他們這幾天在山裏也沒少喝生水,唐僧屁點事沒有,不過正是因此,疫病才是衝著他來的。
毓夙頓時明白了,這疫病不是為了害唐僧,而是為了讓唐僧跟這些患病群眾賣好,招攬人心的,或者換作神仙專用名詞,這叫積攢功德。
之前杜金也沒少跟毓夙嘮叨,這次西天取經之旅,是許多年前就開始謀劃的,其中摻雜了無數利益糾葛,不過要是說得簡單點,一句話也能概括了,就是玉帝欠了佛教人情,所以幫他們來占道教的地盤還人情。當然道教的也不是軟柿子,隨便玉帝把他們的地盤當人情,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道教也沒能把佛教打跑,最終結果就是取經之旅的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