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治軍為政篇(8)(2 / 3)

弟以金柱關之破,水師出力最多,厘卡當雪二季二,甚善甚善。茲定為沅五、雪三、季二,尤為愜當。

袁午帥之辦事,本屬浮而不實,然餉項之絀,亦足令英雄短氣,且勝公欺之太甚,餘當少為護持。

同治元年四月廿八日

【譯文】

沅弟左右:

日前東梁、蕪湖已經被攻下,之後我軍從金柱關進兵,兩個險關都化險為夷了,“四妙”已有三妙得到驗證,真是大幸!

敵軍潰敗之後,各處的敗敵都於寧國會集,楊七麻是出了名的梟悍之徒,一定會拚死掙紮。鮑軍屢戰屢勝之後,軍中已經雜收了許多降兵,心裏不免會很有些驕矜、散漫,這件事讓我很憂慮。眼下弟弟與雪、季兩軍暫且堅守蕪湖、太平、金柱、南陵、黃池等處,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不要急於出兵作戰。待鮑軍安下營寨,包圍寧國之後,局麵就會十分穩固了,那時便多軍一同進軍九洑洲,弟弟可與雪、季再合議前進。秣陵關、淳化鎮兩處,是進軍的要道,必須派人先去探察好路線。據弟弟在信中所說,從太平至金陵共有一百四十裏,中間不隔河水。但我查證古書之後發現,其間還有一條秦淮河橫穿而過。我這裏無地圖可看,弟弟也須先查明這個情況。

弟弟認為攻克金柱關,水師所立功勞最大,厘卡收入應分屬雪、季二軍各兩成,這麼做是很合適的。我建議定為沅軍五、雪軍三、季軍二,這樣最為妥當。

袁午帥辦事,本來就是華而不實,不過目前軍餉欠缺,也足以使英雄氣短,而且勝公對他也太過苛刻,我應當稍微護著他一些。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三一諭紀澤:推誠相與,吏治或可漸有起色

【原文】

字諭紀澤兒:

日內未接家信,想五宅平安為慰。

此間近狀如常。各軍士卒多病,迄未少愈。甘子大至寧國一行,歸即一病不起。許吉齋座師之世兄名敬身號藻卿者,遠來訪我,亦數日物故。幸楊、鮑兩軍門皆有轉機,張凱章聞亦少瘥。三公無他故,則大局尚可為也。

沅叔營中病者亦多。沅意欲奏調多公一軍回援金陵。多公在秦,正當緊急之際,焉能東旋?且沅、季共帶二萬餘人,僅保營盤,亦無請援之理。惟祝病卒漸愈,禁得此次風浪,則此後普成坦途矣。

李希庵於閏八月二十三日安慶開行,奔喪回裏。唐義渠即於是日到皖。兩公於餘處皆以長者之禮見待,公事毫無掣肘。餘亦推誠相與,毫無猜疑。皖省吏治,或可漸有起色。

餘近日癬疾複發,不似去秋之甚。眼蒙則逐日增劇,夜間幾不複能看字。老態相催,固其理也。餘不一一。此信可送澄叔一閱。

滌生手示

同治元年八月廿四日

【譯文】

字諭紀澤兒:

日內沒有接到家信,想來家中五宅都還平安吧。

我這裏的情況一切如常。部隊裏的士兵患病的越來越多,至今仍沒有轉好的跡象。甘子大到寧國去了一趟,回來之後就一病不起了。許吉齋座師的兒子名敬身,號藻卿,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我,也是幾天就死了。幸虧楊、鮑兩軍門都有轉機,張凱章也已初愈。三位沒有什麼大的變故,大局還是可以有作為的。

沅叔營中生病的士兵很多,他的意思是要上奏,請求調回多公一軍援助金陵。多公目前正在陝西作戰,而且情勢正處於緊急狀態,怎麼能調回東部呢?再說沅、季兩人共帶兵兩萬餘人,而且僅僅負責堅守營盤,也沒有請求援兵的道理。現在隻能希望士卒們的病情能夠逐漸好轉,安全度過這次風浪,以後就可以步入坦途了。

閏八月二十三日李希庵從安慶起程,回家奔喪。今天唐義渠抵達安徽。這兩個人待我如對長者般禮遇,而且公事絲毫沒有耽擱。我對他們都是坦誠相待,沒有任何的猜疑。照此發展下去,安徽的吏治,可能也會逐漸有起色了。

近日我的癬病複發,不過沒有去年秋天那樣嚴重。眼花卻日益嚴重了,夜間幾乎看不見字了。可見歲月不饒人,真是人力無法抗拒的真理。其餘的不再一一寫了,你可以將這封信送給你澄叔看看。

滌生手示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

三二致四弟:總以謙謹為主

【原文】

澄弟左右:

沅弟金陵一軍危險異常,李秀成率悍賊十餘萬,晝夜猛撲,洋槍極多,又有西洋之落地開花炮,幸沅弟小心堅守,應可保全無虞。

鮑春霆至蕪湖養病,宋國永代統寧國一軍,分六營出剿,小挫一次。春霆力疾回營,凱章全軍亦趕至寧國守城,雖病者極多,而鮑、張合力,此路或可保全。又聞賊於東壩抬船至寧郡諸湖之內,將圖衝出大江,不知楊、彭能知之否?若水師安穩,則全局不至決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