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1919~1921年危機與事業(3)(3 / 3)

在他離開昆士蘭之前的三個星期,梅奧決定先在墨爾本稍作停留,然後前往英國。學校重新考慮了教授帶薪休假的薪水問題。梅奧聽到一個謠言,說他最低的薪水有可能將近500英鎊。於是他開始推究自己為什麼應該到倫敦去。以前,查爾斯·盧卡斯爵士於1905年拜訪南澳大利亞總督之時,曾建議梅奧返回倫敦,運用其技能管理工人的集會。梅奧回憶起年輕的時候,自己走進工人大學,很快就贏得了工人們的信任,得到校長艾伯特·戴斯(A1.bertV.Dice)教授的接見,並被推舉進入多個委員會。這時候,學校一名“頭腦糊塗卻正派莊重的”數學講師肯尼思·斯旺威克(KennethSwanwick)找上門來,他說他認為梅奧在倫敦有可能大展拳腳,因為諸如霍布豪斯(L.T.Hobhouse)教授和科爾(G.V.H.Coole)之類的著名學者,都未能表現出在實踐方麵很好地把握英國的勞資關係問題。起初,梅奧傾向於認為“這是對倫敦的突襲。即便他將來返回昆士蘭,倫敦的‘大人物們’仍有可取之處”。經過與“聰明的老英國猶太人”,也即昆士蘭州總督馬修·內森(MatthewNathan)爵士的討論之後,他終於作出轉向企業的決定。內森爵士也相信,梅奧在倫敦比在布裏斯班可能更有益得多。這天晚些時候,認為梅奧對英國勞工問題深具個人影響並暗自為之激動不已的斯旺威克,交給梅奧一封給朋友們的介紹信。這封信熱情洋溢,乃至這樣表述,梅奧身負一項“拯救英國的特殊任務”。崇高的聲望使斯旺威克推測梅奧不會返回昆士蘭了,所以他建議梅奧放棄學術生涯,轉而從事政治活動,其前途將不下於英國的眾議員。斯旺威克相信梅奧將蜚聲於澳大利亞各州主要首府,並得到保守黨和工黨媒體的尊重。他是“真正的澳大利亞人,擁有口才天賦”,“是為這個世界帶來信息的人”。梅奧被斯旺威克的熱情震驚了,感到精神振奮。骰子已經擲出,就是倫敦了。

為了進一步敲定這個倫敦決定,梅奧與大學評議會成員約翰·赫克薩姆(JohnHuxham)進行了交談。赫克薩姆是一名商人,也是昆士蘭州公共教育部長。赫克薩姆同樣認為,在梅奧休假期間削減其薪水,學校對他太吝嗇了,尤其因為在紅十字會捐贈10000英鎊設立醫學心理學教授職位的事情上,梅奧起到了主要作用。赫克薩姆提議推舉梅奧為昆士蘭政府特別代表,到海外調查心理學應用於教育和工業上的情況。梅奧歡迎這個提議,因為它將把他帶到高官圈子內,這有助於遇見有權勢的政治家和實業家。與此同時,另一個同事建議梅奧不要在墨爾本浪費時間,而是以澳大利亞精神分析領域一流的倡導者直接到倫敦去。專題研究工作能夠賺到不少錢,晚上他還可以在倫敦經濟學院(LondonSchool0fEconomics)教社會學和經濟學。

梅奧不想再與多蘿西婭分別那麼長的時間了。他認為她應該隨他同行,額外費用也不會很大。他們可以在英國薩塞克斯(Sussex)郡租一套小房子,而且她可以經由他的工作結交芭芭拉·德雷克(BarbaraDrake,為婦女勞工運動工作的研究者)之類的人士及著名的社會學家比阿特麗斯·韋伯。種種可能性讓梅奧覺得“歲月如梭,但如今我要再次轉向英國了”。他想像著遠在愛丁堡的一個親戚會來接船,他們在一家豪華飯店舉辦一個慶祝宴會;而且在他找到住處以前,多蘿西婭可以在波恩茅斯(Boumemouth)過冬。吉卜林的《長長的足跡》(TheLong。Trail)湧上心頭,表達了他的強烈願望:離開,新工作,與多蘿西婭共同曆險。

即使手段還不具備,目標仍是清晰的。梅奧不想回昆士蘭。六年後,他這樣描述了那天離開時的情景:“1921年,我乘火車離開昆士蘭(終於啟程了)。我坐在為總督閣下(昆士蘭總督馬修·內森爵士)保留的火車包廂裏,辯論昆士蘭是否愚蠢到家了——梅奧認為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