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耳、陳餘再次規勸武臣說:“大王在趙地稱王,這並不是陳王的本意,隻不過是將計就計來祝賀大王。一旦滅掉秦國之後,陳王定會加兵於趙。希望大王不要向西進軍,要向北發兵奪取燕、代,向南進軍收繳河內,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樣,趙國向南依靠大河,向北擁有燕、代,楚王即使戰勝秦國,也一定不敢強製趙國。”
於是,武臣拒不西進,留在燕趙之地發展自己的實力!這武臣一稱王,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燕人立韓廣為燕王,狄縣人田儋(dān,丹)自立為齊王,陳勝大將周市立魏王的後代寧陵君咎做魏王。一時間,各地紛紛稱王,爭奪地盤,再無西進鹹陽之心,給了秦朝喘息的機會!隻有項羽,對秦朝有著深仇大恨,時時想著如何滅秦!
趙王武臣,在燕趙之地發展實力的時候,與燕王起了摩擦,在趙王空閑外出時,燕軍抓獲了他。燕國的將領把他囚禁起來,要瓜分趙國一半土地,才歸還趙王。趙國派使者前去交涉,燕軍就把他們殺死,要求分割土地。張耳、陳餘為這件事表麵憂慮重重,卻隻派些無用之人與燕王交涉。
我得到消息後,飛鴿傳書隱藏於軍中的隱組成員,告訴他,想辦法救出趙王,救出趙王後,撤離趙王軍隊。趙王不能死,趙王死了,就沒有以後的巨鹿之戰了!之所以讓隱組成員撤退,我可不想把他放在巨鹿之戰的戰場裏,刀槍無眼,我費這麼大的勁,就培養了這麼點的手下,死一個少一個啊!
趙王武臣的軍中,這天,有一個幹勤雜的士兵對他同宿舍的夥伴說:“我要替張耳、陳餘去遊說燕軍,”
同住的夥伴們都譏笑他說:“使臣派去了十幾位,去了就立即被殺死,你有什麼辦法能救出趙王呢?”
勤雜兵胸有成竹道:“你們等著,不出三天,我必將趙王帶回!”
當天夜裏,燕軍大營的中軍帳中,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一身穿趙軍勤雜兵服的士兵,誰都不知道,此人是如何進入帳中的,反正,燕軍將領好象感覺到一陣風吹過,此人就在眼前了。
燕軍的將領大驚,道:“你是何人?”。此人道:“我乃趙王軍中的一名勤雜兵而已!”,頓了頓,他又問燕將說:“知道我來幹什麼?”
燕將回答說:“你是打算綁架我,以便要挾我救出趙王?”
此人搖了搖頭,算是否認了燕將的猜測,又問:“在你的眼裏,張耳、陳餘是什麼樣子的人?”
燕將說:“算是賢明的人吧。”
此人繼續問:“您知道他們的意圖是什麼?”
燕將回答說:“不過是要救他們的趙王罷了。還能有什麼意圖!”
此人笑著說:“您還不了解這兩個人的打算。武臣、張耳、陳餘指揮軍隊攻克了趙國幾十座城池,他們三人各個都非等閑之輩,都想麵南而稱王,你以為武臣、張耳真的甘心終身做別人的卿相嗎?做臣子和做國君的感覺可是完全不一樣,能做國君,誰願為臣?隻是顧慮到局勢初步穩定,還沒有敢三分國土各立為王,權且按年齡的大小為序先立武臣為王,用以維係趙國的民心。如今趙地已經穩定平服,誰敢說武臣、張耳兩個沒有瓜分趙地自立稱王的野心?恐怕是時機還沒成熟罷了。如今,您囚禁了趙王,這兩個人表麵上是為了救趙王,實際上覺得這是個好機會,隻要讓燕軍殺死趙王,此二個人瓜分趙國自立為王的野心就可滿足!一旦將軍殺死趙王,二人定會以殺害趙王之名討伐燕國,將軍覺得,燕國,能阻擋二人的進攻麼?恐怕,到時,燕趙的大王,會變成武臣、張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