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劉邦在沛縣祭祀能定天下的黃帝和善製兵器的蚩尤,把牲血塗在旗鼓上,以祭旗祭鼓,旗幟都是紅色的。這是由於被殺的那條蛇是白帝之子,而殺蛇那個人是赤帝之子,所以崇尚紅色。那些年輕有為的官吏如蕭何、曹參、樊噲等都為劉邦去招收沛縣中的年輕人,共招了二三千人,開始了漫長的爭霸之路……
=================================================================================
我到達會稽的時候,首先找家客棧住了下來,下令龍一立刻從隱組那收集會稽的情報,了解會稽目前的形式。
如今,會稽的形式非常複雜,會稽的郡守殷通是典型的忠於秦朝的官員,為人亦非常狡詐,對外一直宣稱起兵反秦以響應天下,暗地裏卻卻偷偷從所屬各縣調集秦兵隱藏於郡守府準備一舉清除會稽的反秦勢力!當從隱組得到這些情報後,我暗歎不已:“後世的曆史上說陳勝起義後,大秦的大勢已去,滅亡即在頃刻,如今看來,形式不是如此啊,還是有很多忠於秦朝的官員啊!”
此時,最後一批援兵也趕到了郡守府,郡守殷通心神大定,坐在大廳裏,悠然的問自己的屬下:“那些反秦的勢力,你們都控製好了麼?”
“大人,一切盡在掌握中,隻要大人一聲令下,保證他們人頭落地!”
“好!不過,還有一人,不得不防啊?”,殷通頓了頓,“就是會稽吳中之地的項梁啊!據說,項梁有一批項家子弟兵,各個英勇無比,尤其項梁的侄子項羽,據說力能舉鼎,威震吳中啊!按理說,項梁是楚國貴族後代,我宣稱要起兵反秦的時候,他應該是第一個要響應的啊!為什麼到現在都遲遲沒有動靜呢?項梁這個老狐狸,他打的什麼念頭呢?”
“大人,寧殺錯,不放過,管他什麼念頭了,殺了他,他就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一名身穿鎧甲的偏將蹦出來說道。
“胡鬧!項梁根本不在我們控製之下,怎麼殺?打到吳中去?就算殺了項梁,我們的實力也會損失的七七八八了,那其他的反秦勢力我們怎麼辦?”,殷通道。
“那,大人,我們就不理項梁,先把我們控製下的反秦勢力連根拔起再說!”
“也不妥,如果項梁有造反之心的話,我們這樣做,會讓他更加防備,對付他,就更難了!”,殷通還是搖搖頭。
“大人,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我們隻要殺了項梁,項家軍群龍無首了;項羽,隻是個勇猛的武夫而已,不是我們值得擔心的人了”,殷通旁邊一個師爺級的人說道,此人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話正把自己往死路上推,項羽是個武夫不假,可這個學了一層“清風訣”的武夫,功夫可是高的離譜,恐怕一個人,就能把郡守府殺個雞飛狗跳,再說,項羽現在項家軍的位置,除了項梁,已無人可代替了。
“那怎麼殺項梁呢?他可是在吳中啊!”,殷通問。
“大人,項梁乃是楚國貴族,其父項燕,又是被我們大秦虎將王翦將軍所殺,對他來說,大秦是他的仇敵,他怎可能不會起兵反秦呢,他目前一直在觀望,恐怕是不想依附於別人之下啊!大人隻要派人跟項梁說,說大人你隻是一個文官,不懂得領兵,想請項梁來統領軍隊,讓他來郡守府商量起兵之事,項梁肯定會來,而且,不會帶太多人馬前來,這時,我們可一舉將其斬殺!”
“好,好,我立即派人去傳話!”,殷通大喜道。
……
不過,殷通也把項梁想的太簡單了,項梁遲遲不肯響應他,早就看出了殷通居心不良!而項羽雖然報仇心切,因學了“清風訣”,比以前沉穩了不少,倒也不會吵著要起兵,況且,項羽把項梁當成了唯一的親人,更不會反對他的決定。
項梁收到殷通的傳話後,先打發走了傳話之人,說隨後就到。然後,項梁不停的在大廳裏走來走去,項羽則站在旁邊紋絲不動,項梁邊走,邊自言自語(或者說,在說給項羽聽):“去,肯定有陰謀,不去,會讓人抓住把柄,帶著多人去,不合適,帶人少了,恐被害,我到底去還是不去?”
項羽還沒說話,就聽到大廳裏傳來一陣回聲:“去,幹嗎不去?”
項梁猛的一驚,四處張望,項羽則殺氣一漲,拔出手中寶刀“萬人敵”,身未動,卻豎起耳朵,全身繃緊,尋找聲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