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再遇劉邦(1 / 3)

秦二世元年秋,陳勝等起蘄,至陳而王,號為“張楚”。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沛令恐,欲以沛應涉。掾、主吏蕭何、曹參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願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乃令樊噲召劉季。劉季之眾已數十百人矣。——司馬遷《史記》

=================================================================================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一路勢如破竹,先攻下蘄(qí奇)縣,接著陳勝派手下一個叫葛嬰的繼續東進,打下蘄縣以東的五個縣城,一直打到陳縣,攻陷陳縣後,起義軍的勢力急速膨脹,已發展到擁有七百輛戰車、一千多名騎兵、幾萬步兵的大部隊。就在陳縣,陳勝正式成了王,國號“大楚”,即大張楚國之意。稱王後的陳勝,乘勝追擊,派吳廣攻打榮陽,派另一個粗通兵法的將士周文進攻鹹陽。

這天下的百姓,早已被壓迫的苦不堪言,如今,陳勝一稱王,天下的反秦力量受到極大的鼓舞,紛紛揭竿而起,殺郡守、除縣丞,以相應陳勝的起義……

正式在這種形式下,我帶著龍一一行四個人,再次來到了沛縣,沛縣此時,雖稱不上人心惶惶,但當地的老百姓也紛紛議論這天下之勢,甚至有人在考慮是否也殺了沛縣縣令,響應陳勝的起義,起兵反秦。

在沛縣,我隻認識“樊噲狗肉店”的老板樊噲,到了沛縣的第一站,就是來吃狗肉。樊噲就是強烈要求殺縣令起兵的人,此時的他正在我麵前唾沫橫飛的喊著要造反,嚷嚷完後,拍拍我肩膀,道“書生,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啊?”

樊噲並不知道我的名字,以書生來稱呼,我還沒回答的時候,隻聽店外傳來一個聲音:“樊噲,你又在胡說八道什麼啊!小心隔牆有耳!要是被別人聽見告發你,可是要殺頭的!”

“怕什麼啊!來抓我更好,我正想造反呢,還怕別人抓我”,樊噲大聲道,然後跟我說:“這是我們沛縣的大才子,目前很受縣令重視的蕭何!膽小的家夥!”

蕭何並不生氣:“不是我膽小,沛縣縣令在沛縣,老百姓對他的口碑不錯,要殺他,恐怕沒人跟著你響應的!搞不好,反而弄巧成拙!”

我想了想,問:“天下都被這二世皇帝搞得人神共怨,現在各個郡縣都在起兵,怎麼這沛縣的縣令口碑不錯啊?”

蕭何並沒有回答我的問題,隻是看著我,疑惑的問:“這位是?”

我站起來,作了個揖,道:“在下張良,字子房。”

蕭何大喜道:“莫非是博浪沙刺秦的張子房?”

我點點頭:“正是!”

蕭何還沒說話,樊噲蹦了過來:“你就是張良?我可是早就想見見你了!我老樊,平生最討厭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可對你我可是佩服的要命,你這書生了不起,以後有什麼需要我老樊幫忙的,盡管開口,我老樊拚了性命,也會幫助你的!”

我道了聲謝,繼續問蕭何:“蕭兄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呢?”

蕭何歎了口氣,說:“這沛縣縣令,倒不是個壞人,很多時候,挺維護沛縣的百姓,要殺他,就是我也心有不忍啊!”

我微微一笑,問道:“那,有沒有拉著他一塊反秦呢?有了他號召沛縣百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啊!”

“說服他的起事的成功幾率五五之數啊,如果他不同意,我恐怕性命不保啊!”

“如果他不同意,仍然忠於大秦,那,蕭兄,不就有殺他的理由了麼?天下人對秦朝都失去了希望,如果他不識時務,恐怕,沛縣的百姓也會對他失望的,蕭兄殺他,有誰還會反對呢,你說是麼?”

“可我手無縛雞之力,樊噲人單勢薄,如何殺得了他?”

“在離此不遠的深山裏,蕭兄不是還有個好朋友帶著一批人在落草為寇麼?”

“你說阿邦?”

我點點頭。蕭何想了下,問:“子房兄之意,是讓我去請阿邦回來?”

“不,讓樊噲兄弟去,你留在沛縣,必要時,好做內應!”

“先生真乃高人也!”,蕭何對我的稱呼也變了,“就這麼辦,樊噲,你馬上去找阿邦回來,告訴他,他大展身手的時候來了!”

樊噲馬上啟程走了,我暫時住在了蕭何的家裏,蕭何每天仍然去縣衙報到,日子還是跟以前一樣過。這天,蕭何象往常一樣來到縣衙,隻見縣令低頭在那唉聲歎氣,獄椽(yuàn,院)曹參在旁邊小心翼翼的站著,蕭何疑惑的問道:“不知大人為何在此唉聲歎氣?”

縣令抬頭一看是自己最得力的手下蕭何,臉上微微一喜,道:“蕭何,你來的正好,你說,這天下個郡縣,紛紛都在起兵反秦,有不少郡縣的郡守、縣丞都被殺了,我這個小小的沛縣縣丞,不知道腦袋還能在脖子上多久啊!”

蕭何一楞,小心的說:“那,大人何不先發製人,號召沛縣的百姓起兵反秦呢?”

“大膽!我乃大秦的官員,怎麼能起兵反自己的國家?蕭何,你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不怕我砍了你腦袋嗎?”

蕭何心一橫:“大人,我是一心為大人著想,我知道大人愛民如子,可大人想想,這大秦的天下還能維持多久?如果是扶蘇做皇帝,天下絕對不是這個樣子,可,民間都在流傳著二世奪位殺兄,如此連兄弟都殺的殘暴之人,大人覺得他能維持這大秦天下多久?大秦的氣數恐怕是完了,如果大人一心忠於暴秦,恐怕百姓之心就不會向於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