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字涉,陽城人。吳廣,字叔,陽夏人也。————班固《漢書》
=================================================================================
在隱組的努力下,一時間,關於胡亥的傳聞紛紛流傳在民間。而胡亥當上皇帝後,比秦始皇更殘暴,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天下,將醞釀著一場大變……
秦二世元年七月,陽城(今河南登逢縣東南)這個小地方,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就是將要有900人要被抽調去戌卒漁陽(今北京郊區密雲縣)去戌守……
此時,陽城有位窮小夥子剛給財主家幹完活,坐在地頭休息,這位小夥子名叫陳勝。一生貧困的的陳勝,卻有著遠大的誌向,他這時,正在跟一塊休息的夥伴們閑聊:“咱們大家夥將來誰要是得了富貴,可別忘了今天的窮苦朋友啊!”
一旁的夥伴們哈哈大笑,就聽有人說:“你給人家幹活,連鋤頭都不是自己的,你還談何榮華富貴?這不是白日做夢麼!”
陳勝也不生氣,隻是歎了口氣,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啊!”
就在陳勝感慨之際,有人小跑過來,告訴他,他給幫忙幹活的東家找他有事情,原來,因為陽城這個地方本來就壯丁不多,而且,被征去鹹陽服徭役修酈山已經走了好多壯丁,在小小的陽城縣,竟然湊不起900人!後來,總算從陽夏(今河南太康縣)抽過來一批人,兩批人合在一塊,倒是有了900人,可這900人內,竟然找不出人願意坐屯長!陽夏那批人好說歹說,總算有個姓吳做了屯長,可陽城這還是少個屯長。於是,陽城縣令來找東家,請他幫忙解決問題,於是,東家就把陳勝找來,說:“你不是一直想富貴麼,現在給你個機會啊,讓你做戌守漁陽隊伍的屯長,願意吧?”,口氣裏不無諷刺之意。
陳勝也不在乎,想了想,覺得留在陽城恐怕真永無出頭之日,還不如出去呢,機會好的話,沒準立個軍功什麼的,運氣差,也就是丟條小命!於是,陳勝就答應了做這900人的屯長之一,就這麼一念之間,陳勝改變了他自己的一生……
兩天後,戌卒隊伍出發了,兩天的時間裏,陳勝認識了另一個屯長——吳廣,兩人暢談之後,都覺得雙方性格相投,大有相見恨晚之意,二人成了知心的朋友,900人的隊伍由兩個身帶利劍的軍官押送,晝夜不停的往漁陽方向趕路……
這時候,北方正是多雨的夏季,一路上,到是有不少泥濘的路要走,因而行進的速度也慢下來很多,人群裏正有個人小聲嘀咕:“媽的,好端端的幹嗎想見證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啊?又不能顯露武功,搞得渾身髒兮兮的,NND,早知道直接跑到大澤鄉去等著了,靠!”
在人群中嘀咕的正是我,這個年代的張良,也怪自己,在未來的時候,就知道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一時好奇,想跟著看一下大澤鄉起義的過程,讓龍一他們三個在家裏守著,我一個人跑到陽城,找到一戶人家,告訴他我可以代他去戌卒,前提是,要告訴別人我是他遠房親戚,在一副你白癡去送死的眼神下,我混進了戌卒隊伍,誰知道今年雨水這麼多,要掩飾自己,就不得不淋雨,搞的我鬱悶不已……
當走到大澤鄉(安徽宿縣西南)的時候,道路被雨水淹沒,隊伍隻好停止前進,等天晴了再走。不過,在大夥心裏,一個比一個著急,大家都怕誤了日期,因為按照秦朝的法律,誤了日期,那是要殺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