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華雲龍在擂台上砍斷了餘仁傑一隻手臂,台下喝彩之聲立馬止住,大家開始在議論,李從恩碰了碰在身旁的郎中緩緩的道:“陳總鏢頭不是說點到為止嗎?怎麼把人一支胳膊砍斷了?”郎中望了一眼李從恩,搖了搖頭道:"你這不懂,如他們兩換一下位子,那華雲龍可能連命都沒有,當餘仁傑出招之後,華雲龍被迫隻能更進,也隻有他那招能化解,斷了胳膊一點都不奇怪。李從恩微微的點了點頭,以示讚同他的說法。目光開始注視著擂台,隻見擂台上,餘仁傑被抬下,陳霸先朝華雲龍拱了拱手道:“壯士武藝精湛,剛才多謝出手相救,陳某不勝感激。”“陳老英雄客氣了。”說完徑往台下走去。“壯士且慢,我這是比武招親擂台,你即贏了,我就應該兌現承諾,把小女嫁於你。”“陳老英雄誤會了,在下剛才在台下實在不忍,故挺身而出。浪跡江湖慣了,恐給不了陳小姐幸福,多謝陳老英雄厚愛,在下心領了。”“誰要嫁給他了,有什麼了不起。再說他還沒有跟我打過。”一旁的陳英蓮耐不性子開腔了。華雲龍聽完,擺了擺手道:"不比也罷,比了到是我攪了局了。”陳英蓮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推開陳霸先背後就是一劍。華雲龍從背後架住,厲聲的說:“算我輸了,不比行嗎?”“不行."話音剛落,又是連劈幾劍。華雲龍心想,”今天不比是不成了,要不和她耍耍,火候到了,再詐敗。這事也就了了。”一來二去兩人盡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就在陳英蓮越發焦燥之際華雲龍賣了一個破綻,讓她的劍就勢刺來正中右肩。本來陳英蓮沒想贏他,更沒想傷他。一時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了。而華雲龍呢,知事已就,順勢翻身栽倒,過了一會掙紮著帶著傷往台下走去。這回陳霸先見華雲龍帶傷而去,也不好阻攔了,隻是覺得無盡的可惜,連連的搖頭。就在這時,陳英蓮丟劍在地,吼了一聲道:“不比了,以後都不再比了。”氣呼呼的跑開了。陳霸先追著女兒來到了後堂,問女兒是怎麼回事。卻得出了一個令他意料不到的事情來。陳英蓮告訴她父親是華雲龍詐敗,所以自己能贏的了他。陳霸先一聽,氣不打一處來。憤憤不平對他女兒說:“隻因你娘死的早,本想找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依靠,沒想到這斯這樣對你,我一定不會放過他。否則,你爹的臉麵該往那裏放。還要不要在江湖上混。”陳英蓮聽完靠在父親肩頭淒然落淚。惡狠狠的說了一句:“他不是喜歡裝嗎,我一定要找他去,我要他死。”俗話說最毒婦人心,不是沒有道理。李從恩見眾人都已慢慢散去,亦和郎中作別回到客店內繼續溫書,這個不表,單說這會試的日子到來,他從一進考場便覺昏昏沉沉,提筆又不知從何寫起,在撐著頭苦思之際,卻不知怎的迷迷糊糊睡去。待他醒來時,太陽已快下山,心覺不好,一個字還沒有寫呢。不覺自言自語的念道:“糟了,糟了,這下全完了。”誰知就在這時,他剛攤開卷,猛然間發現考桌上一邊整齊的鋪疊著三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紙張。仔細一看。那文章真是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一般。不失為千古佳作。並斷定絕非自己所為。心裏一驚,難道是------還沒有等他說出口,他忙擼起袖子,再一看先前郎中置於腕中小球,已是不見。不禁脫口而出:“老先生乃神人也!”此時,士子們紛紛交卷,有的搖頭晃腦歎失意,有的誌得意滿胸有成竹,惟獨李從恩是五味雜陳,竟帶著幾分慌亂的心情離開了沒有作弊而作弊的考場。回到客店倒頭便睡,早上天還大亮就起來尋思著去會會那個郎中,走到藥鋪門口往裏望,沒看到郎中,遂進來向掌櫃的打了個問訊,開始藥鋪掌櫃的告訴他,昨天因母病急已辭別回鄉去了,再一問是那裏人,掌櫃的都有些模糊了。亦不好再問,便辛辛的回到店中。所有的士子都在焦急的等待著放榜那天的到來,得中的好作準備,沒中的好打包回去。這一天似乎對李從恩來講來的太快,別人都急,可是他一點不急。他還未及走出客棧的臥房,店小二便興衝衝地來討賞了:“恭喜李公子,賀喜李公子。”“喜從何來啊?”李從恩不緊不慢的答道。“您現今已高中探花。小的特來報喜的。”店小二激動的繼續道,似乎高中的人就是他一樣。李從恩從身上摸了摸,一個大子沒有。剩下的前幾天都交了房錢。無法,總得意思意思。索性提筆在書案上拿過一張白紙寫到:“賞店小二紋銀五兩。”寫完遞給店小二。店小二接在手上看了看,“心說都窮成這樣了,怎考上探花的呢?現在不都是上下使錢,買通論文什麼的嗎?”但還是笑盈盈的笑納了。其實店小二那裏知道,這個李公子比起那些使錢替考加分的先進的多,才不屑一顧。店小二走後李從恩忽然又想起那個手腕上的小球來,伸出手來雖已不見完好如初,但還是摸來摸去,感覺神奇無比,心裏尋思著那天有機會好好報答人家。正思忖間,忽報一幹同年(同一年科舉的士子)來訪,遂出門相迎,不一會房間裏開始熱鬧起來,眾人道過賀後,又談論了些許文章,他們大多家境殷實,多有官宦人家出身。忽報京報來到,眾人又各自拿了些錢打點,不在話下。次日進殿皇上親點跨馬遊街,就在這時,可能是因為這李從恩的長相不俗,皇上有意壓一壓他,便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出了一個上聯,讓李從恩來對。上聯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手。”都說這人的才能高低與學曆沒有關係,雖說他這個探花不是自己名副其實的考出來的,但是平時確實下了不少功夫。隻見他緩緩移了不到五步,應聲對到:“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為探花郎。”百官齊聲喝彩,皇上亦拍手稱讚。單說跨馬遊街之後,又是眾同年作慶,當日宴擺醉仙樓。就在大家都喝的薰薰然之際,其中便有人提議:“大家既屬同年,又同住於一家客店之中,實屬有緣,如不嫌棄結為異姓兄弟如何?"此議一出,大家是一致響應。李從恩本就未經世事,幾杯酒下肚就有些飄飄然了,還真以為接交了一幫重情重義的兄弟。眾人共九人,按年齡排第七。其實這九人中,除李從恩實君子之交外,他們都有各自的算盤。論前程李從恩不可限量,是他們中最出色的一個,認了這樣一個義弟,他們就找到了一個靠山,也給自己名落孫山一些寬慰。拜完畢,少不了又要喝上幾杯。俗話說,酒常有,美景難覓。於是相約來到風樂停上,差人挑酒重整杯盤。朦朦朧朧之間,卻聽呼嚕之聲傳來,李從恩起初以為是眾人有誰不勝酒力,醉臥其中。走近前一看,不是別人。乃是前者打擂台被華雲龍斷手的餘仁傑。李從恩曾在看台上見過此人手段,心裏有些不安。正欲尋別處飲酒去,沒想到這人醒了,卻被叫住。又怕幾句言語上不通,打將起來。隻好陪著笑臉道:“今夜不意來此,打撓老人家休息了,實在對不住。”“你們剛才走什麼,莫非怕我吃了你們的酒不成。”說完就要抜劍。李從恩慌神,忙道:“說那裏話,這裏酒隨便吃,今晚遇見就是緣分。”可是李從恩答應,眾兄弟不答應,叫嚷著憑什麼。李從恩雖排在第九,然他的官銜最大,前程最好。其實大家都當老大供著。李從恩既然執意,眾人亦都不好說什麼。推杯換盞之間李從恩得知徐仁傑是開封人氏,現今就住在不遠的蓮花觀中,今晚在此是因前者打擂,討不上老婆,反折了自己一條胳膊。這些日子以來,心裏鬱悶,總想著報仇。故而多喝了幾杯酒,倒臥在此。不想遇到了李從恩。書中暗表此人觀中內設夾牆,平日裏無惡不作,專藏強奪來的美人供其取樂。今晚如不是李從恩曲從其意,眾人必死於非命。且說眾人飲罷方醉,內中有多帶銀兩者,或隨身物件此時都顯露無疑,餘仁傑雖醉,但對於財物,特別是金銀特別的敏感,他在想,“等你們都睡過去了我再下手,所有的財物都是我的。”他自己非常明白,他喝了不少酒,拿了也跑不遠,路都不會走,劍更沒法使。我還是睡一會吧。李從恩他們呢?現在已是東倒西歪,一個個呼呼大睡了。此時的月光照的漫漫長夜如白晝一般,對於李從恩的中舉是禍是福呢?要知詳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