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比較重視兒子的成長,堅持定期到學校與班主任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前幾天回來告訴我,小子在學校裏不會係鞋帶,結果被同學作為佳話廣泛傳播,有的在同學之間傳播,有的告訴了老師,有的還專門講給自己的父母聽。
我聽完以後,開始以為兒子表現極差。後來妻子又講道,老師也給予了充分肯定,小子在學校舉手答問很積極,每天整隊特別認真負責,尤其是在領讀方麵,表現極為不錯。也許正是這樣,同學們把他當作了榜樣,認為他各個方麵都行,一看到其不能係鞋帶,大家才感到不可思議,便跑到老師那裏去:“老師,老師,ⅹⅹⅹ不會係鞋帶!”
知道這個情況後,我才放下心來,至少覺得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同時感到了送他參加書法、圍棋、輪滑等興趣班培訓的好處。不過,問題歸問題,小孩子不會係鞋帶,已經說明其生活基本技能需要提高。就說係鞋帶的事,我們也要求過,不過婆婆對他多是溺愛有加,每天上學時都要幫著係,因此就成了他的短板。
為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問題,能積極主動地改正,我首先從思想深處破除了完美主義觀念,也給兒子講解了這個道理,然後再給他提出係鞋帶的問題,叫他要學會自己把握分寸,充分認識到缺乏常識的問題所在,並要知道生活常識和基本技能都重要,哪一個都不能丟棄。
小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同年人的榜樣,因此當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後,就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去改正。這是我們從孩提時代走過來的經驗,但有一點容易被大人所忽視,那就是小孩不能學會舉一反三,他隻能就事論事,就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我又從係鞋帶這個故事開始,給他講解成長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使其明白絕不能在生活常識和基本技能方麵出問題,否則成長的道路不會順利平坦,而且往往會走更多的彎路。
智慧點經:成長是青澀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積極地去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