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的品行,以安靜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以節儉努力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顯現出自己的誌向,不寧靜安穩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在亂世當中誕生
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在魯南陽都縣,即今山東沂南的一個家學傳承的官宦之家,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了。這就是後來被稱為臥龍的諸葛亮。
諸葛亮的父親名叫諸葛珪,字君貢,東漢末年在泰山郡任郡丞。
據說,他們的祖上原先並不住在陽都縣,而是住在諸縣,即今山東諸城西南。他們的祖先是秦末農民起義首領陳勝手下的將領葛嬰,後來被陳勝殺害。漢文帝時,為了追錄葛嬰反秦之功,便將他的孫子封為諸縣侯。
從此,葛嬰的後代便世代居住於此,並把地名和姓氏合在一起,以諸葛為姓。
諸葛氏是齊魯地區的顯赫大族,在西漢時曾出過大名鼎鼎的司隸校尉諸葛豐。
諸葛豐字少季,西漢琅琊諸縣人。諸葛豐以剛直著稱於世。他自幼聰慧,讀經閱史,曾為禦史大夫貢禹屬官,後薦舉為文學侍禦史。
漢元帝時,曾授其為司隸校尉,繼而長為光祿大夫。他性情剛正不阿,執法公允,不畏權貴,對貪官汙吏、專事阿諛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獎他的節操,授予他符節,加封為光祿大夫,給予很高的榮耀。
諸葛豐在執法中觸及元帝的寵臣時,被元帝下令收回符節,降為城門校尉。從諸葛豐開始,曆史上的司隸校尉不再掌握符節了。
諸葛豐降為城門校尉後,繼續上書檢舉官員們的不法行為,反被元帝說他誣陷好人,予以治罪。本要服刑,見他年老,故罷官為庶人,後病死。
諸葛豐是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之遠祖,《漢書》有傳。
到東漢初期,這支諸葛家族才從諸縣遷到陽都,到了諸葛珪這一輩,已經在陽都定居近一個世紀了。
諸葛亮剛剛誕生的年代,正是東漢政治日益腐敗、黑暗的時期。
諸葛亮之父諸葛珪給大兒子取名諸葛瑾,希望他像美玉一樣潔白,也希望朝廷政治能像玉一樣潔淨。如今,繼一男二女之後,諸葛亮又來到這個世上。
嬰兒呱呱墜地的哭泣聲,讓諸葛珪從對眼前亂世的感慨當中驚醒了過來,7歲的大兒子諸葛瑾大叫著:“爹,爹,俺娘給俺又生了一個弟弟。”
諸葛珪答應一聲,一絲喜悅湧上心頭,拉著諸葛瑾的小手,疾步向後院走去。
進到房間,諸葛珪安慰了妻子章氏幾句。從接生婆手中接過了孩子,仔細地端詳了起來。
手中的兒子胖乎乎的,濃密漆黑的頭發,白裏透紅的臉蛋,仿若粉雕玉琢一般。麵孔方正,天庭飽滿,兩隻眼睛不斷地轉動著,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諸葛珪不由心中一陣高興,轉頭對床上的章氏說:“這個孩子目隆清瑩,骨爽氣俊,長得既像爹又像娘,長大後定是個有作為的人。”
章氏臉上露出了笑容,對諸葛珪說“老爺就給兒子起個名字吧!”
諸葛珪是個飽學之士,聞言不由邊踱步邊思索了起來。透過窗孔向屋外望去,天空一片瓦藍,天色已經大亮。院內老竹新蔓,清爽怡人,玫瑰吐秀,百鳥啁啾,空氣中溶泛著翡翠異彩,給人一種心情曠達的感覺。
諸葛珪看著這些情景,捋捋胡須,微笑著對夫人說道:“這孩子生在天亮之際,嗓音洪亮,就起名叫諸葛亮,字孔明吧!”
章氏覺得這個名字好聽而且大氣,心中滿意,於是點頭同意。她從丈夫手中接過諸葛亮,輕放在被窩中。
諸葛珪給諸葛亮起的這個名字,也意在讓這個孩子發揚家族光明正直的家風,希望黑暗的朝政變得光明起來。
諸葛珪也知道,自己的希望一半可行,另一半卻可能會落空。諸葛珪相信有自己嚴格的教育,有世代家風的熏陶,孩子們的成長不會使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