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許名奎(1)(1 / 3)

許名奎,元朝學者,具體行藏不詳,著有《勸忍百箴》一書。

《勸忍百箴》是中國最係統的忍學科學,是一部寓意深刻、濟世勸好、和睦相處、頤養天年的勸世佳作。

許名奎著作

元代學者許名奎,集畢生之精力,得出《勸忍百箴》100條精華。具體包括:

1.言 2.氣 3.色 4.酒 5.聲 6.食 7.樂

8.權9.勢10.貧11.富12.賤13.貴14.寵

15.辱16.安17.危18.忠19.孝20.仁21.義

22.禮23.智24.信25.喜26.怒27.疾28.變

29.誨30.謗31.譽32.陷33.笑34.妒35.忽

36.忤37.仇38.爭39.欺40.淫41.懼42.好

43.惡44.勞45.苦46.儉47.貧48.躁49.虐

50.驕51.矜52.侈53.勇54.直55.急56.死

57.生58.滿59.快60.取61.與62.乞63.求

64.失65.利害66.頑嚚67.不平68.不滿69.聽讒70.無益

71苛察72.屠殺73.禍福74.苟祿75.躁進76.特立77.勇退

78.挫折79.不遇80.才技81.小節82.隨時83.背義84.事君

85.事師86.同寅87.為士88.為農89.為工90.為商91.父子

92.兄弟93.夫婦94.賓主95.奴婢96.交友97.年少98.將帥

99.宰相100.好學

許名奎將人一生的所為,以一個“忍”字概之。“忍”決不是“忍聲吞氣”,不是懦弱、膽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無敵心法!

古人雲:“忍過事堪喜,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忍辱負重,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佛說:“六度可行,忍為第一,能忍是福,忍無可忍還得忍,一忍萬事成……”

能忍恥者安,能忍辱者存,與其說勝利者是戰而勝的,不如說勝利者忍到了最後。小不忍則亂大謀,不要因一時的成功沾沾自喜,也不要為暫時的挫折垂頭喪氣,記住:“忍者必勝”!

許名奎的智慧

許名奎所撰的《勸忍百箴》分為一百個小箴集,以忍為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和勤儉等方麵,揭示了為人處世之真諦。

以下,筆者便從《勸忍百箴》中選取一些加以闡述,並結合現實生活給予精練評析,采各家之所長,力求通俗易懂,能夠為今人所借鑒。

一言即出,駟馬難追

許名奎說:

謙虛謹慎,口齒清晰,不急不緩,和顏悅色,竭心盡力,誠信不欺,忠厚老實,畢恭畢敬,這些皆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一個為人稱道的人言語通常極少,而一個言語嚴謹的人才稱得上君子。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口是三五之門,禍害由此而生。一個不善辭令,口不擇語,語言表達上把關不嚴的人,他所處的環境往往會混亂不堪。對此,古人早就有過先見之明,對後人有過警示。

《尚書·說命》記載:言從口出,一旦不合乎禮儀,就會招致羞辱。同樣,《詩經》中有“有欺不可為”的警句。天上有卷舌星能識別讒言,在那金鑄人像的背後更有閉口不言的銘文。需要牢記的是:白玉破損了,還可以通過磨礪來修複,可一個人的言語失當,就沒有辦法去補救。古人曾感歎:“一言即出,駟馬難追。”怎能不忍住自己的多嘴多舌呢?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之所以發生爭執,不適當的言語是其真正的罪魁禍首。口舌很容易招惹是非。日常生活中最通俗的說法莫過於人們耳熟能詳的:吃壞東西不舒服的是你自己,而說錯話受傷害的是別人。古語有雲:“一言即出,駟馬難追。”

敗國亡家,女色相隨

許名奎說:

夏桀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寵愛妹喜的緣故所致;周幽王之所以滅亡,是因為寵愛褒姒的緣故所致。

晉國之所以發生內亂,緣起於晉獻公寵幸驪姬;吳國的滅亡,緣起於吳王寵幸西施。漢成帝沉溺在趙飛燕的美色中不能自拔,以致於披香殿裏傳出“禍水”的譏諷。唐朝帝位的中斷,始自武則天;天寶年間胡人安祿山的入侵,因楊貴妃而起。陳靈公因在夏姬家中公開淫亂而招致殺頭之罪,宋國的華父督因美色,殺夫奪妻而終遭殺身之禍。這些亡國敗家的事情,常常是因為迷戀女色所引起的。

年輕的美豔女子是砍伐性命的利器。越女齊姬更是毒藥猛獸,枚乘的這番話,應當引起世人的注意,更應引起當權者的警惕。

好色是人的本性,也是人與生俱來的頑疾。

生活中除飲食起居,功名利祿,剩下的恐怕就隻有“色”了。“色”是生活中最誘人、最活躍的字眼。上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下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又有多少人能逃離好色的魔掌?

翻開曆史長卷,作奸犯科之人常有,因此而失掉身家性命之人不計其數。好色使其膽大,色膽包天。因為好色而引出的罪孽、暴行、墮落之種種罄竹難書。

好色固然無可厚非,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色欲而無所顧忌、醜態百出,因好色而犯罪、手段狠毒,這就超出了人的本性,必將因色而葬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