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小心合同裏的陷阱(1 / 1)

商業合同,我們一定要小心,不定哪個地方就埋著陷阱呢。

如今,在經濟生活中,會有很多合同陷阱,在我們簽訂合同的時候,不妨先把合同拿給律師看一下,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當然,在平時也要多學些法律知識,及時規避合同中的陷阱。

自稱是年銷售量在千萬元的棉花供應商W公司,主動與H公司進行交易往來。H公司見有大客戶主動上門洽談生意,於是快速地派出了自己的一個業務員前去與W公司商談。在W公司的不斷誘惑和優惠下,H公司同意雙方合作,很快雙方簽訂了合同。合同簽訂後,W公司履行承諾,以最快的速度給對方送去了100噸的棉花,並且聲稱現在公司又在一個新的領域投資了一條新的生產線,到時候還希望雙方可以緊密的合作。如果H公司急切要貨,就先把剩餘的貨款付清,款到賬後,立即將全部棉花運出。H公司信以為真,把剩餘的貨款彙入對方賬戶中。

當H公司把貨款打入W公司賬戶後,W公司以各種理由推遲供貨,直到發貨期已過,依然沒有W公司要發貨的跡象。H公司無奈,去找W公司催貨,此時,W公司已經人去樓空。H公司就到當地工商管理部門投訴,這才發現W公司是個“皮包”公司,根本就沒有任何登記資料,H公司意識到被騙的時候,對方已經消失了。

H公司一直都想不通,自己怎麼會輕易相信合同,就沒去考慮相關文件呢?

後來H公司找律師看了合同,才知道自己落入了對方設下的陷阱中。對方通過在合同中玩文字遊戲,然後空頭承諾就把自己忽悠過去了。在合同中,W公司使用了“如供應商要重新開始新的投資時,資金周轉的原因,貨物延遲”等多處模糊的字眼兒,當時H公司隻顧注意自己和對方下一個合作項目,卻忽視了合同中的陷阱,結果被騙。

我們從這個案例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啟發: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兒,即使有也要睜大眼睛看看是不是有陷阱,免得最後得不償失。這個案例為我們提了個醒,在我們簽訂合同時,千萬要弄清楚合同條款的具體意思,不能讓對方牽著鼻子走,以免吃虧上當。另外,規範的合同應該內容清楚、語言明確、條款完備;權利義務均衡;內容合法;采取書麵形式。合同反映的內容應該具體清晰,容易操作,沒有意思不定的語句。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對合同字斟句酌進行推敲,盡量避免使用含義模糊或容易產生歧義的詞語,如果必須使用也應當在合同中協商定義清楚。因此,簽合同時不可盲目,看清楚自己所屬的利益,不能被對方越過了界。

利用合同進行欺詐,是不法分子賺錢的一種手段,可謂花樣繁多,我們一定要有防範意識。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及時地規避合同的陷阱,防止不法分子鑽空子呢?

(1)合同如需修改,務必及時地更改

在履約過程中,遇有外界因素幹擾合同是很正常的,此時,銷售人員要及時地修改合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合同修改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看是需要更新合同的內容還是合同的主體,通過對原合同的修改,保證合同更好地履行,維護自己的利益。

(2)保持聯絡暢通

有的合同在履行過程中需要雙方的配合,特別是在委托第三方履行的合同,如果沒有相對方的必要配合,合同的履行就會出現困難,造成相應的損失。所以雙方要建立一個穩定的聯絡渠道,指定專門的聯絡人及時地聯絡,保障雙方的權益。

(3)做好備份

相關的法律規定,合同要經過有關當事人公證後才能生效,所以要及時辦理相關的手續。另外,合同的組成部分也包括雙方的來往信件,可以根據雙方信件對合同進行實質性的修改,所以要保存好資料的備份,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4)行使抗辯權

抗辯權是一種被動的權利,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在有足夠證據可以充分的證明對方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時,可以使用該權利。抗辯權有兩方麵的意思:一是把握機會果斷使用,不要錯失良機,比如,見貨付款,對方若沒有送到貨或是貨物有質量的問題都可以使用;二是此權利不能濫用,必須在有足夠的證據下才能使用,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使用此權利時須慎重考慮。

總之,我們在和客戶達成協議時,不可以盲目地簽訂合同,需要充分地了解合同的內容,謹防上當受騙,同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規避合同中的陷阱。

本章小結:

1.談判成功後,一定要及時與客戶簽訂合同,以免節外生枝。

2.簽約前,多做調查研究,把相關的底細摸查清楚。

3.盡可能地把合同條款細化,以防情況突變時自身利益受到損害。

4.睜大眼睛看清合同條款內容,防止誤入合同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