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結婚
1927年……
三年來,瑪麗一直住在薩凡納城[259]的福魯倫斯·米那家裏。瑪麗熟悉那座城市,心也留戀那座城市,感到那裏的居民們可敬可親,因為他們的心地純潔、寬容。
薩凡納的生活與波士頓的生活完全不同……很像一位溫文爾雅的男子漢。
瑪麗生活在這種文雅、美好的氣氛中,常與人們交往,看動畫,與關係密切的朋友互訪。
但她的心中不無惆悵……她的思想與哈利勒的思想聯係在一起,她的靈魂思戀著哈利勒的靈魂……她的本質拒絕中斷聯係。
她和福魯倫斯一起到美國各地旅行。毫無疑問,旅行對她是有益的,能夠減輕她的疲憊。
福魯倫斯再三向她求婚,瑪麗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於1926年5月7日二人結婚。
從以前的談話中,哈利勒知道福魯倫斯向瑪麗求婚,而且知道拒絕沒得到回應,那位福魯倫斯堅持施加壓力。哈利勒囑咐她控製自己的理智,按照自己的內心本意行事;假若自己的心樂意邁出那一步,那就照辦。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紀伯倫怎樣得到了瑪麗結婚的消息;得到這個消息後,他有什麼感覺,又想了些什麼;他又怎樣麵對疏遠那顆靈魂的可能性,而那又是一顆多年與他形影不離的靈魂!
瑪麗是一位忠實的朋友,深信哈利勒的崇高與大氣。她對哈利勒的信賴從未動搖過,相反與日俱增。
紀伯倫知道此事。他相信瑪麗十分賞識自己,並且把自己看作她的教師和導師,希望他的精神和藝術不斷成長。
紀伯倫還相信自己獲取的遠遠大於給予的……也知道自己有時虧待過她……在某些場合裏,自己在她的麵前表現得有些固執、呆板……但二人之間的純真愛情還是經得起偶然事件及相互別離一段時間考驗的,即使頭腦迷失方向,或者疲憊不堪。
紀伯倫衷心為瑪麗祈求幸福生活。他忠實實踐對她許下的誓約。但是,忽然有從幽冥世界打來的電話呼叫他,報告說瑪麗在薩凡納過上了幸福、舒適的生活,不能再分擔他的痛苦和憂愁及在波士頓的永不間斷的辛苦工作,這對他說來,有著撕裂靈魂的難耐。
這不是嗎?瑪麗滿足了情侶的願望,與一位高尚的男子喜結姻緣,一條紐帶將二人係在一起,除了摧毀生命者,誰也休想將之解開。
瑪麗幸福嗎?她遠離那位曾把宇宙間最崇高存在指點給她的人,她會愉快嗎?那要盡社會責任的夫妻生活能合她的口味嗎?是她放棄了精神獨處幽居而選擇了夫妻生活?是她自願棄別了高山、穀地、美夢和存在,而選擇了要盡社會義務的生活?
二人一直在談話,而二人的思想則輪流遷移,飛來飛去,盤旋翱翔……那是從兩顆緊緊結合在一起的靈魂裏迸發出來的狂戀思想,那兩顆結合在一起的靈魂是永不會分開的,因為二者比沙土高貴。
在這期間,拜爾巴拉·揚走進了紀伯倫的生活。她著過一本書,名為《來自黎巴嫩的一男子》。在書中,她述說了她所感觸到的關於紀伯倫的獨特天賦和卓越才能。紀伯倫向她談到瑪麗及他與瑪麗之間的關係。紀伯倫逝世之後,瑪麗與紀伯倫之間的友好關係的幕簾方才一點點揭開。
天命
星期四早晨,畫室負責人高翰絲小姐登上紐約西51號樓的樓梯給紀伯倫送早餐。
高翰絲小姐心中慌恐不安。
紀伯倫的好友們和她一樣心神不寧。
高翰絲小姐進了房間,見紀伯倫麵色憔悴蒼白、行動亦緩,不禁一驚。
紀伯倫的病令人費解。
小姐心慌意亂,問了一句,然後轉身飛快走去,與柳努比勒·吉柯本茲夫人進行聯係。
在過去的數日裏,這位夫人與丈夫一起住在紀伯倫的隔壁。
雖然夫婦二人已遷至遠處的一套房子,但與紀伯倫之間的關係仍然很密切。
吉柯本茲夫人急忙去請醫生,再三求醫生迅速出診。醫生檢查後,要他們馬上把紀伯倫送往醫院,但紀伯倫卻不同意。不過,最後紀伯倫還是屈服了,同意第二天去醫院。
當天午後,拜爾巴拉·揚太太來了,與紀伯倫一起度過了幾個時辰。其間,紀伯倫談到自己已完成的工作和未完成的工作。
“這兩隻手應該做更好的事情……”
晚八時半,吉柯本茲太太陪著醫生離去。他們第二次研究去醫院問題。但是,紀伯倫堅決拒絕去醫院,堅持在自己的畫室裏過夜。
情況就是這樣。
拜爾巴拉·揚太太陪著紀伯倫到很晚的時候。其間,紀伯倫對她談到黎巴嫩,話語滔滔不絕……他還談及逝去的母親,談話中對母親滿懷崇拜之意……並談到住在波士頓的妹妹瑪爾雅娜。
他的談話沒有涉及到自己的情況……更是竭力避免談病。他的思想進行了一次長途漫遊,他的精神充滿活力,做著生與死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