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既定,張學良便開始著手移民夏威夷之事,他首先委托張學森的女兒張閭芳幫他處理台灣北投的房產和一些收藏品。不久,香港一家雜誌社登出了一篇署名唐東岸所撰寫的文稿《張學良“囚居”話舊》,文章的上方是張學良北投舊宅的大幅彩色照片,文章曰:
“北投複興三路上的一棟巨大宅第,是國民黨遷台以後,曾用於軟禁西安事變主角張學良的地方。隻是原主人已於1990年(應為1992年)搬到台北天母去了,稍後又移居美國。不久前,屋子已經賣給本地富商,但迄今未見新主人遷入。亦不知將來是否改建,令附近居民好奇萬分,且有不少人希望新主能保持這座住宅的原貌,以資紀念。”
1994年4月11日,《台灣新生報》上又刊登了記者李佩雲所寫的報道《張學良收藏品拍賣200餘件均成交》,內稱:
“定遠齋主人少帥張學良的收藏品,本月10日在索思比拍賣會上,果然成為世界各地收藏家最注目的焦點。拍賣過程一直在熱烈競標的情形下進行,結果207件收藏品全部標出,總值是新台幣13289.55萬元,比原先預估的4000至5300萬元高出三倍。
定遠齋拍賣是台灣第一次的專題拍賣,種類以扇麵、成扇、書法及尺牘詩劄居多,大部分出自明清的文人與畫家,可看出張學良愛好帶文學氣息的小品。索思比表示,全球各地的大買家紛紛趕來參與這場重要的拍賣會,電話投標情形也頗為熱烈,喊價聲此起彼落,成交價往往比估價高出二三倍,甚至五六倍,尤其沒料到扇麵與書法也很搶手。”
“一石激起千層浪”,張學良售出北投居所及定遠齋拍賣會在台灣引起轟動,此波未平,又起一波,1995年4月9日,台灣《聯合報》又爆出了一則消息:張學良決定定居夏威夷,文中稱:
“據可靠消息指出,當年西安事變關鍵人物張學良將軍與夫人趙一荻女士最近和美國親友商議後,決定長期定居夏威夷,不再返回台北。
消息來源指出,張學良在北投舊居已經出售他人,而在天母附近所租的房子,也於日前退租搬出,所有桌椅、床鋪及家具,亦分贈在台至親好友。
據悉,張學良與夫人趙四小姐最後選擇美國夏威夷定居最主要原因,是那裏氣候及居住環境均適合,而台灣天氣潮濕,多年一直為張學良夫婦所苦。之外,當年一些老友張群、張大千及王新衡等先後凋謝,也是他留美定居原因之一。
但張學良重返闊別50餘年的中國內地東北遼寧老家探親的願望並未放棄,等到夫人趙四小姐身體狀況適於長途飛航後,仍會安排時間回去。”
張學良是以年邁體衰沒有依靠遂投奔兒子張閭琳為由,向美國移民局申請長期居留“綠卡”的。按照規定,美國移民局要求張學良提供能夠證明張學良與張閭琳具有血緣關係的詳細資料。張閭琳1930年11月28日出生於天津協和醫院,天津有關部門很快就出具了手續證明。1995年4月,張學良夫婦順利地拿到了美國移民局核發的“綠卡”。
定居夏威夷後,張學良夫婦的日常生活及對外聯絡主要由張學森代為照料與處理。平日裏,夫婦二人除了定時上教堂做禮拜外,就是去夏威夷海邊的沙灘上散散步,看日出日落,潮漲潮落,在家裏,偶爾打幾圈麻將,聽幾出戲,有興致時,張學良也會激昂慷慨地唱上幾段京劇。
在夏威夷湛藍的天空下,金色的沙灘上,兩位無愧無悔的老人,以寧靜的心靈,靜聽上帝的足音,安度著平凡、恬淡的晚年生活。
1995年4月,張學良夫婦正式取得在美居住“綠卡”,終老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