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采訪中問英薩爾先生:“在你的奮鬥曆程中,什麼是最難攻克的難關?獲得特許經營權,人們的滿意度,還是其他?”
“是籌集資金。”英薩爾先生用強調的語氣回答道,“當公眾充分了解到實情後,他們通常能夠做出公正的判斷。”
“最能讓你感到愉快的是什麼?”
“有所成就的那種愉快,那種能夠親自去做、去建造、去創造某些東西的愉快。”
我接著又問:“一個人事業成功的最基本要點是什麼?”
“健康的體魄、想象力、堅持、良好的記憶力。當然你還要想辦法保持下去。”
我又追問道:“一個人怎樣才能有良好的記憶力呢?”
“培養記憶能力的方法就是要多去記憶。如果一個人對他所從事的事情十分感興趣,他麼他在記憶有關的重要事情上就不用花費什麼力氣。你通常會記住那些你喜歡的人,同樣的道理,如果你喜歡現在的工作,那麼你就能輕而易舉地記住做這項工作的要點。不要總是在手裏拿著一個筆記本。”
我接著又問:“為什麼有這麼多年輕人甚至是年紀稍大一點的人都失敗了呢?”
“因為他們不願意做出必要的犧牲。正如愛迪生曾經說過的那樣:‘一個人除了需要確保早晨能夠早早開始工作外,根本就沒必要看鍾表。’”
英薩爾先生是一個習慣早起的人,即使現在,他仍然是早晨第一個到達辦公室的人。
英薩爾先生繼續說道:“幾乎在每一個公司或機構裏,你都能聽到一些人這樣說:‘某某人和老板關係很好。’如果你花些功夫去了解一下的話,你必然會發現,那個和老板關係好的人是一個實實在在肯工作的人,是一個處在工作狀態中的人,是一個隨時準備著做任何事、去任何地方的人。相反,抱怨的人往往是那些隻考慮自己下班後該怎麼娛樂,而不是去考慮如何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的人。”
“因此,沒有成功的人往往是因為看不到一些事情,沒能很機敏地注意到其他人在做什麼,沒能搞明白什麼是什麼,沒能抓住身邊的機會。他們對周圍的一切似乎不是很警惕。”
英薩爾先生完全有資格談論這些事情。他出生於1859年十一月十一日,十四歲被迫輟學,開始在辦公室打雜,每周的工資隻有1.25美元。這樣少的工資迫使他每天晚上要到別的地方幹活才能生存。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自學速記法,剩下的部分我在開篇的時候已經大致講述過了。
他最大的愛好是務農。在距離芝加哥約三是英裏的伊利諾斯雷克郡,他擁有一個三千五百英畝的農場,在這裏,他不但親自養殖家畜,並且還教會當地的農民如何養殖良種牛、羊、馬匹和豬等家畜。此外,他還教授當地農民如何引進先進的農業方法。他對這個州的農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是無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