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塞繆爾·英薩爾 (1)(1 / 2)

那是一個秋風瑟瑟的十一月。一天傍晚,在倫敦國王十字街車站肮髒幽暗的地下站台上,一位年輕人正在等候自己的火車。他是倫敦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職員,每周的工資隻有兩美元,然而他卻是一個有誌向的年輕人,利用業餘時間正在學習速記法。每天的日常工作結束後,他還要前往《名利場》雜誌的業主兼編輯托馬斯·吉布森·鮑爾斯家裏,去做一些速記工作,賺取幾個憲令來補貼自己捉襟見肘的生活。

這個小夥子決定買點什麼東西隨便看看,好打發火車上乏味無聊的時間。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本名叫《記者手記》的美國雜誌上,也就是現在的《世紀雜誌》。雜誌中正好有一篇文章是關於托馬斯·愛迪生電學實驗的,當時的愛迪生在歐洲還沒什麼名氣。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愛迪生的助手之一弗朗西斯·R.厄普頓,文章裏所講的東西引人遐想。

沒過多久,這位職員的雇主,一個房地產代理商兼審計決定要削減開支。他雇傭了一個學徒工,也就是不拿錢白為他幹活的人,那麼這位需要付工資的職員就隻好去回應倫敦《泰晤士》報上刊登的一則招聘廣告。

原來,登這個廣告的人正是愛迪生的駐英代表、公平壽險公司紐約商業信托公司的倫敦辦事處的負責人喬治·E.古爾沃德上校。這個年輕人的敬業精神和經曆留給古爾沃德上校一個很好的印象,因為他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及為著名的鮑爾斯做些速記工作外,還抽時間為當時的議會著名人物喬治·坎貝爾做些文秘工作。

古爾沃德上校安排他做了自己的秘書。從那時起,他就下決心一定要成為那本雜誌中神奇故事的主人公——愛迪生本人的私人秘書。

在古爾德上校為他安排了新職位後,他不僅白天全天投入工作,而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還盡可能在晚上為愛迪生技術的駐英國代表E.H.約翰遜提供幫助。當時的約翰遜正忙於協助籌建愛迪生電報公司倫敦分公司,但是麵對約翰遜先生,他卻隱瞞了自己的目的。

這位年輕秘書的能力、熱情以及旺盛的精力很快引起了前來參觀愛迪生總部的一些美國人的注意,沒過多久,美國一家知名國際銀行邀請他去紐約,並為他提供了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職位。接受就意味著他要改變自己最初的計劃,所以他拒絕了。

終於有一天,他等來了一封自己夢寐以求並為之努力已久的電報:托馬斯·A.愛迪生希望他成為自己的私人秘書。

這個年輕人就是塞繆爾·英薩爾,愛迪生早年的秘書、同事、密友、財務經理和知己。現在,他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公司,聯邦芝加哥愛迪生公司的創始人和一把手。這個蒸汽發電廠所提供的電能和服務的客戶數量超過了紐約、倫敦、柏林或巴黎的任何一家電力公司。英薩爾先生也是芝加哥高架鐵路、城市天然氣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此外他還建立了並管理著許多家企業,這些企業為三百五十個社區提供天然氣和照明用電,為大型工廠供電,為城市和近郊鐵路提供源源不斷的電流。

故事要再重新回到二十一歲時的塞繆爾·英薩爾,那個正為愛迪生的邀請而喜出望外的小夥子。他具備從事這項工作的能力,有關電學方麵的知識他已經學到了很多,而且還有幸成為了歐洲第一個為時半小時的電話交換機實驗的操作者。他完成得很出色,至少在同等的條件下比另外一個同事強多了。

那是在皮卡迪利廣場柏林頓大廈舉行的一次皇家社交慶典上,會場裏安裝了一部電話,一來是為了增添樂趣,二來是為了讓客人們認識一下這個新鮮事物,好讓電話能夠引起公眾的注意。格拉德斯通夫婦走了過來,對這個新奇東西表現出了很大的好奇心。格拉德斯通太太要求在這一端負責的塞繆爾·英薩爾讓她試一下。然後,這位政界名人的夫人拿起電話,問另一端的愛迪生雇員,你能聽出說話的人是男是女嗎?結果聽筒裏傳來響亮的回答:“是男人!”

1881年二月二十八日,愛迪生這位新的私人秘書滿懷著希望和憧憬來踏上了美國的土地。

盡管已經是下午五、六點鍾了,約翰遜先生卻仍然帶著他直接來到了位於第五大道六十五號的愛迪生辦公室。

愛迪生和英薩爾在第一眼看到對方時,兩個人幾乎同時都感到了失望。愛迪生壓根兒沒想到他未來的秘書竟然還是個娃娃,而英薩爾眼前的愛迪生和他想象中的英雄似乎也相差甚遠。

英薩爾先生講述道:“在我印象裏,像愛迪生這樣的人著裝應該是一流的,然而他的穿戴卻極為普通。他穿著一件黑色艾爾伯特王子斜紋舊外套,裏麵還有一個馬甲,褲子是黑色的,脖子上係著的那條白色的絲巾手帕就隨便打了個結,然後垂在了他的胸前,絲巾後麵那件白色舊襯衫隱約可見。他戴著一頂墨西哥式的低頂寬邊帽,當時很多美國人都戴這種帽子。他的頭發留得很長,很隨意地蓋過了他寬闊的額頭。但是,除了這一切,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才智和他談吐中的那種強大的吸引力,還有他特別有神的雙眼。他的謙虛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我還以為能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呢。總之,他的外表雖不能用‘不修邊幅’來形容,但‘隨意’二字可以說是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