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一生功過(3 / 3)

八月隋煬帝被突厥圍困在雁門,派李世民從軍勤王。

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五十一歲

七月隋煬帝南逃江都。

十月翟讓率眾據瓦崗起義。

十二月任太原留守,以王威、高君雅為副留守。鎮壓甄翟兒起義軍。與馬邑太守王仁恭擊敗突厥。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五十二歲

二月梁師都自稱大丞相。劉武周自稱太守。

五月發動晉陽宮兵變,拘捕王威、高君雅,宣布起兵。突厥進犯太原。

六月派劉文靜出使突厥。攻克西河郡,生擒高德儒。自稱大半軍,建大將軍府,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唐儉與溫大雅為記室,武士彠為鎧曹。以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柴紹為右領軍府長史。

七月以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留守。率甲士3萬在軍門誓師。進軍至賈胡堡。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薛舉自稱秦帝。

八月斬宋老生,攻克霍邑。進軍至龍門。進軍至壺口,百姓獻舟船,仍置水師,以孫華為左光祿大夫、武鄉縣公、馮翊太守。

九月率諸軍圍攻河東。將佐推其為太尉,增置官屬。朝邑法曹靳教謨以蒲津、中單二城投降。華陰令李孝常以永豐倉投降。率諸軍渡黃河,進至長春宮。李建成屯軍於永豐倉,守衛潼關。李世民巡渭北。柴紹妻平陽昭公主起兵,遣使迎接大軍。

十月進軍至長安春明門西北。命諸軍攻長安。

十一月攻占長安。與民約法十二條,廢除隋苛禁。立隋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為大丞相,進封唐王,以武德殿為丞相府。以李建成為唐國世子,封李世民為秦公,李元吉為齊公。

十二月李世民大破薛舉軍於扶風。屈突通被擒。河池太守蕭瑀以郡投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五十三歲

正月詔李淵劍履上殿,讚拜不名。以李建成為左元帥,李世民為右元帥,領兵10萬救東都洛陽。

二月派太常卿鄭元蠟進軍南陽,馬元規進軍安陸及荊、襄。

三月以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都督十五郡諸軍事。宇文化及縊殺隋煬帝於江都宮,立隋秦王楊浩為帝,自稱大丞相。

四月李建成和李世民自洛陽班師。

五月李淵即皇帝位於太極殿,國號為唐,改元武德。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命裴寂、劉文靜等修定律令。置國子學、太學、四門學。

六月以李世民為尚書令,李瑗為刑部侍郎,裴寂為右仆射,劉文靜為納言,竇威為內史令,李納為禮部尚書,殷開山為吏部侍郎,趙慈景為兵部侍郎,韋義節為禮部侍郎、陳叔達、崔民幹為黃門侍郎、唐儉為內史侍郎、裴晞為尚書左丞,蕭瑀為內史令,竇璡為戶部尚書,屈突通為兵部尚書,獨孤懷恩為工部尚書。廢隋大業律令,頒布新格。立李建成為皇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薛舉攻涇州,以李世民為元帥迎擊。

七月突厥闕可汗遣使內附。李世民與薛舉大戰涇州,唐軍敗績。

八月派使至涼州,冊拜李軌為涼州總管,封涼王。以李世民為元帥攻計薛仁果。

九月秦州總管竇軌擊薛仁果不利。宇文化及鴆殺隋秦王楊浩,自稱天子,國號許。

十月李密降唐,拜光祿卿、上柱國、封邢國公。詔行傅仁均所製《戊寅曆》。

十一月李軌自稱皇帝,改元安樂。李世民大破薛仁杲於淺水原。詔頌五十三條格,以約法緩刑。

十二月以李世民為太尉、使持節、陝東道大行台。羅藝降唐,詔任幽州總管。以西突厥曷娑那可汗為歸義王。李密反唐失敗被殺。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五十四歲

正月命李世民出鎮長春宮。淮安王李神通擊宇文化及,攻克魏縣。初定租庸調法。

閏月朱粲遣使向唐請降。淮安王李神通攻宇文化及於聊城,城中糧盡請降,不許。李神通退軍。竇建德攻宇文化及於聊城,斬宇文化及,傳首突厥。以徐世劫為黎州總管,封曹國公,賜姓李氏。王世充部將秦叔寶、程知節降唐。突厥始畢可汗率兵進至夏州,尋卒。

三月梁師都進犯靈州,被擊退。淮南五州降唐。劉武周進犯並州。

四月劉武周引突厥犯邊,唐軍戰敗。王世充自稱皇帝,改元開明,國號鄭。劉武周圍攻並州。

五月安興貴生擒李軌,河西平定。以李世民為左武侯大將軍、使持節,涼甘等九州諸軍事,涼州總管。

六月令國子學立周公、孔子廟。以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以攻討劉武周。

七月初置十二軍。王世充部將羅士信降唐,授以陝州道行軍總管。西突厥、高昌遣使來唐。

八月竇建德攻占洺州。以李靖為夔州經略。劉文靜被殺,籍沒其家。杜伏威降唐,授淮南安撫大使、和州總管。裴寂與劉武周戰於介休,唐軍潰敗。劉武周攻占太源,劉政會被俘。宋金剛攻占晉州。竇建德攻占趙州,擒唐將張誌昂和張道源。梁師都攻延州,被擊退。

十月宋金剛進攻澮州。李世民率軍攻討劉武周。竇建德攻占黎陽,淮安王李神通、李世勳、魏征、同安公主皆被俘。

十一月劉武周進攻浩州。李世民率軍從龍門渡黃河,屯兵於柏壁。宋金剛在夏縣擊敗唐軍,永安王李孝基、獨孤懷恩、唐儉等被俘。李世民在美良川擊敗宋金剛部將尉遲敬德。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五十五歲

正月唐將秦公通攻克蒲阪。

二月劉武周攻占長子、壺關。獨孤懷恩欲反唐被捕殺。

三月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行軍副總管張綸擊敗劉武周於浩州。

四月李世民在介州大破宋金剛。劉武周與宋金剛投奔突厥。尉遲敬德與尋相降唐。

五月竇建德派高士興攻幽州,不克,退軍籠火城。

六月進封杜伏威為吳王、賜李姓,以輔公祏為行台左仆射、封舒國公。

七月命李世民率諸軍攻討王世充。派李建成鎮守蒲州,以防備突厥。羅士信進攻慈澗。史萬寶占據龍門。唐軍進駐北邙山。

八月唐將張夜叉攻克回洛城。

九月王世充顯州總管田瓚獻25州降唐。王世充尉州刺史時德睿又獻7州降唐。

十月王世充大將軍張鎮周降唐。羅士信攻占硤石堡。竇建德攻幽州。高開道降唐,賜姓李氏,封北平郡王。

十一月唐將李大亮攻占樊城鎮。梁師都勾結突厥進犯原州、延州。

十二月唐燕郡王李藝在籠火城擊敗竇建德。簫銑派張繡攻長沙。王世充派代王琬向竇建德求救。李子通攻沈法興,取京口。輔公裙擊敗李子通,攻取江都。李子通遷都餘杭,盡收深法興之地。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十六歲

正月竇建德行台尚書令胡大恩降唐,封定襄郡王,賜姓李氏。命李建成統諸軍攻討稽胡。李靖獻取蕭銑十策。

二月改信州為夔州,以李孝恭為總管,練習水戰。李世民率軍圍攻洛陽宮城。唐將王君廓攻占虎牢關。

三月以靺鞨渠帥突地稽為燕州總管。突厥進犯汾陰。竇建德率兵10萬援救王世充,屯兵於成杲。

四月突厥頡利可汗進犯雁門關,被李大恩擊退。派鄭元壽出使突厥。

五月李世民破竇建德軍於虎牢關,竇建德被俘。王世充向唐軍投降。斬段達、單雄信等10餘人。以淮安王李神通為慰撫山東使,收複30餘州。

六月以右驍衛將軍盛彥師為宋州總管,安撫河南。

臧君相獻五州降唐,拜海州總管。

七月李世民班師回長安,獻俘於太廟。行開元通寶錢。寞建德犧牲。劉黑闥占據漳南起義。以淮安王李神通為山東道行台右付射。

八月命李建成安撫北邊。劉黑闥攻占鋣縣,在漳南築壇祭竇建德,自稱大將軍。詔發關中步騎三千,由將軍秦武通率領,與李藝合擊劉黑闥。突厥進犯代州,唐將李大恩阻擊,全軍覆沒。劉黑闥攻克曆亭。徐園朗舉兵反唐,以響應劉黑闥。

九月突厥進犯並州、原州。徐園朗自稱魯王。汪華降唐,拜歙州總管。詔括天下戶口。靈州總管楊師道擊敗突厥。以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李靖為行軍長史,順江東下,以李瑗為荊郢道行軍元帥出辰州道,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道,攻討蕭銑。劉黑闥在饒陽擊敗李神通、李藝,兵勢大振。置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

十月以李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開天策府,置官屬。以李元吉為司空。李世民開設文學館,以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等十八人為文學館學士,號十八學士。劉黑闥攻占瀛州,殺刺史盧士睿又。李孝恭攻克荊門、宜都,進軍至夷陵。蕭銑江州總管蓋彥舉獻五州降唐。蕭銑向唐軍投降,送至長安被斬。蕭銑黃門侍郎劉洎獻五十餘城降唐。

十一月李子通戰敗,被押送長安。以李靖為嶺南撫尉大使,引兵下96州。劉黑闥攻占定州,俘獲總管李玄通。高開道舉兵反唐,複稱燕王。

十二月劉黑闥攻占冀州,竇建德故將士爭殺唐官吏以響應劉黑闥。劉黑闥攻占相州、黎州、衛州,盡複竇建德舊境。命李世民、李元吉攻討劉黑闥。劉黑闥相繼攻克邢州、趙州、魏州、莘州。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五十七歲

正月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東鹽州治中王才藝殺刺史田華,響應劉黑闥。李世民攻取相州,進軍肥鄉。幽州總管李藝在徐河擊敗劉黑闥軍。

二月劉黑闥攻洺水失利。張善安獻虔、吉五州降唐。李世民攻取刑州。李藝攻取定、欒、廉、趙四州。劉黑闥攻占洺水,擒殺羅士信。延州總管段德操在石堡大破梁師都。李世民複取洺水。

三月李世民和李藝在洺水南紮營,派兵襲擊劉黑闥糧道。派使賄賂突厥頡利可汗,且許和親。劉黑闥在洺水戰敗,投奔突厥。

四月隋鴻臚卿寧長真以寧越、鬱林之地降唐,以寧長真為欽州總管。李世民還長安,具陳取徐園朗形勢。劉黑闥與突厥擊潰李大恩軍,李大恩被殺。鄧文進、寧宣、李唆降唐。

六月劉黑闥引突厥進攻山東。吐穀渾進犯洮、旭、疊三州,被岷州總管李長卿擊破。李神通擊徐園朗。劉黑闥引突厥攻定州。

七月李世民擊徐園朗,攻克10餘城。杜伏威入朝,拜太子太保,兼行台尚書。以淮陽王李道玄為河北道行軍總管攻討劉黑闥。隋漢陽太守馮盎率所部降唐,授高州總管,嶺南悉平。

八月吐穀渾進犯岷州,總管李長卿戰敗,詔竇軌增援。突厥頡利可汁率15萬騎兵攻雁門。命李建成出幽州道,李世民出秦州道防禦突厥。突厥進犯廉州,攻陷大震關。派鄭元壽出使突厥,頡利可汗被說服退兵。

九月交州刺吏權士通等在三觀山擊破突厥。劉黑闥攻陷瀛州,殺刺史馬匡武。高開道進攻蠡州。

十月以李元吉為領軍大將軍、並州大總管。貝州刺史許善護與劉黑闥弟劉十善戰於鄃縣,劉十善全軍覆沒。以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淮陽王李道玄與劉黑闥戰下博,兵敗被殺。林士弘向唐請降,尋死,其眾潰散。山東州縣皆反唐,歸附於劉黑送,又盡複故地,攻取洺州。

十一月滄州刺史程大買棄城逃走。李元吉畏懼劉黑闥,不敢出戰。詔李建成攻討劉黑闥。封宗室李道宗等18人為郡王。李元吉在魏州擊敗劉十善。實行科舉考試。

十二月立宗室李孝友等8人為郡王。劉黑闥攻陷恒州,殺刺史王公政。李藝收複廉、定二州。時山東豪傑多殺長吏以響應劉黑闥。李建成在館陶戰敗劉黑闥。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五十八歲

正月劉黑闥被所署饒州刺史諸葛德威拘捕,在洺州被殺害。王摩沙舉兵反唐,自稱元帥。

二月平陽昭公主卒,詔加前後部鼓吹,班劍40人。徐園朗被殺,其地悉平。林邑王梵誌遣使來唐。李藝入朝,拜左翊衛大將軍。廢十二軍。

三月高開道攻掠文安、魯城,被唐將平善政擊破。梁師都部將賀遂、索同以所部十二州降唐。前洪州總管張善安舉兵反唐。

四月吐穀渾進犯芳州。張善安攻陷孫州,執總管王戎而去。鄜州總管段德操擊梁師都,進軍至夏州。南州刺史龐孝恭等舉兵反唐。以裴寂為左仆射、蕭瑀為右仆射、楊恭仁為吏部尚書兼中書令,封德彝為中書令。

五月吐穀渾及黨項進犯河州。梁師都部半辛獠兒引突厥進犯林州。高開道引奚騎兵進犯幽州,被長史王詵擊破。高開道引突厥進犯幽州,被突地稽擊破。

六月高政滿以馬邑降唐,授朔州總管,封榮國公。梁師都引突厥進犯匡州。柴紹施計大破吐穀渾。

七月苑君璋引突厥進犯馬邑,與唐將李高遷、高滿政戰於臘河,被擊敗。張護等殺唐瓜州總管賀拔懷廣,立竇伏明為主。高開道攻掠赤岸鎮及靈壽、九門、行唐三縣。高開道所部弘陽、統漢二鎮降唐。突厥進犯原州、朔州,派李建成屯兵北邊,李世民駐軍並州,以備突厥。

八月突厥進犯真州、馬邑。輔公祏舉兵反唐,稱帝於丹陽,國號宋。詔李孝恭、李靖、黃君漢李世勳等率四路大軍攻討輔公祏。吐穀渾內附。突厥進犯原州、渭州,攻陷善和鎮。高開道攻幽州被擊退。

九月輔公祏攻海州、壽陽。突厥進犯幽州。詔以李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竇伏明獻沙州降唐。高開道引2萬騎兵攻幽州。

十月唐中反間計殺劉世讓。張大智降唐。苑君璋引突厥攻陷馬邑,守將高政滿被殺害。突厥請和親,將馬邑歸唐。竇靜請在太原屯田,歲收穀數千斛。

十一月李世民請在並州增置屯田。唐將張鎮周在黃沙破輔公祏軍。

十二月安撫大使李大亮誘擒輔公祏部將張善安,送往長安,赦免獲釋。突厥進犯定州,被州兵擊退。白簡、白狗羌並遣使來長安入貢。取進士4人。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五十九歲

正月李孝恭在樅陽擊破輔公祏別將所率之軍。以白狗等羌地置維、恭二州。

二月輔公祏圍攻猷州。李孝恭攻拔鵲頭鎮。高麗王建武遣使來請班曆。詔州縣及鄉皆置學校。行軍副總管權文誕攻拔枚洄等四鎮。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張金樹殺高開道降唐。杜伏威卒。

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文散官為28階,武散官為31階,勳官為12等。李孝恭攻拔梁山等三鎮。安撫使任環攻拔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龕向唐軍投降。李孝恭攻克丹陽。輔公祏戰敗被殺害。以李孝恭為揚州大都督,李靖為都督府長史。

四月頒布新律令,比開皇舊製增新格53條。初定均田製、租庸調法。

五月突厥進犯朔州。羌與吐穀渾進犯鬆州。

六月吐穀渾進犯扶州,被刺史蔣善合擊退。慶州都督楊文幹反唐。李建成私募驍勇2000人為東宮衛士,號長林兵。

王珪、韋挺、杜淹被流於巂州。突厥進犯武周城,被州兵擊退。

七月突厥進犯朔州。楊文幹襲擊寧州。李世民率軍至寧州,擊潰叛軍,楊文幹為麾下所殺。吐穀渾進攻鬆州。突厥相繼進犯隴州、並州、岷州。

閏月詔李世民、李元吉率軍防禦突厥南侵。命韋仁壽鎮守南寧。

八月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南侵。李世民陣前斥責其背盟負約,突厥請求和親,遂退兵。突厥阿史那思摩來長安,封為和順王。

九月薑子路舉兵反唐,被交州都督王誌遠擊破。突厥進犯綏州,都督劉大俱擊破之,俘獲特勒三人。

十月突厥進犯甘州。吐穀渾與羌進犯疊州,攻陷合州。巡幸樓觀,謁老子祠。

十一月巡幸龍躍宮。以裴矩權檢校侍中。取秀才二人,進士六人。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六十歲

正月以壽州都督張鎮周為舒州都督,頗有政績。突厥、吐穀渾各請互市,皆詔準。

四月黨項進犯渭州。營建太和宮於終南山。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遣使來長安請和親,詔準,派高平王李道立出使西突厥。

罷十二軍又複置,以竇誕等為將軍,訓練兵馬。

六月巡幸太和宮。派李藝屯兵華亭縣及彈箏嶺,薑行本斷石嶺道以備突厥。頡利可汗進犯靈州,派右衛大將軍張瑾阻擊。

七月對突厥交往改書為詔敕。頡利可汁進犯相州。代州都督與突厥戰於新城,不利。命行軍總管張瑾屯兵石嶺,李高遷進軍大穀以備突厥。命李世民屯兵於蒲州防禦突厥。

八月突厥相繼進犯並州、靈州、潞州、沁州、韓州。詔李靖率軍出潞州道,任環屯兵太行,以備突厥。並州道行軍總管張瑾與突厥戰於太穀,全軍覆沒。靈州都督任城王李道宗擊破突厥。頡利可計遣使請和。

九月突厥沒賀咄設攻陷並州一縣,被代州都督藺唆擊破。初令太府檢校諸州度量衡,使其統一。右領軍將軍王君廓破突厥於幽州。

十月吐穀渾進犯疊州,遣扶州刺史蔣善合增援。突厥進犯鄯州,遣霍公柴紹援救。

十一月巡幸宜州。以宇文士及權檢校侍中。加李世民中書令,李元吉侍中。

十二月以李神符檢校揚州大都督。取秀才1人,進士5人。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十一歲

正月詔太常少卿祖孝孫等更定雅樂。以左仆射裴寂為司空。

二月以齊王李元吉為司徒。初令州且祀社稷,又令士民裏鬧相從立社。

三月吐穀渾、黨項進犯岷州。梁師都攻陷靜難鎮。突厥進犯靈州。南海公歐陽胤出使突厥,謀襲擊可汗牙帳,事泄被突厥囚禁。突厥進犯涼州,被長樂王李幼良擊退。

四月突厥相繼進犯朔州、原州、涇州等地。安州大都督李靖與突厥頡利可汗戰於靈州的硤石,突厥乃退。太史令傅奕上疏請廢佛教。詔令沙汰僧、尼、道士、女冠。令京師留寺三所、觀二所,諸州各留一所。

五月黨項進犯廓州。越州人盧南舉兵反唐,殺刺史寧道明。突厥進犯秦州。吐穀渾、黨項進犯河州。

六月李元吉告秦府車騎將軍張亮圖謀不軌,審訊無言,乃釋放。李世民去東宮赴宴中毒。李淵欲使李世民居洛陽,建天子旌旗遭李建成反對而中止。突厥鬱射設率數萬騎圍烏城。

李建成薦李元吉督諸軍北征,奪兵權,置李世民於死地。房玄齡、杜如晦密回秦王府。李世民密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玄武門之變。立李世民為皇太子。

七月以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以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左仆射,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遣諫議大夫魏征宣慰山東。

八月突厥遣使請和。吐穀渾遣使請和。傳位於太子。李世民即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尊為太上皇,徒居弘義宮,改名太安宮。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六十六歲

二月李靖大破突厥於陰山。

三月張寶相俘頡利可汗。

四月詔唐太宗、貴臣、諸王、妃、公主宴於淩煙閣。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六十九歲

三月宴西突厥使者於兩儀殿,唐太宗奉觴上壽。

是歲閱武於長安城西。置酒於末央官,三品已上成侍,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南越酋長馮智戴詠詩。

是秋患風疾。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七十歲

五月卒於太安宮的垂拱前殿,群臣上諡日大武皇帝,廟號高祖。

十月葬獻陵,以穆皇後付葬,加號太穆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