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諸侯爭霸 第197章 憶往昔諸葛懷舊,望未來玄德明誌(1 / 2)

第197章憶往昔諸葛懷舊,望未來玄德明誌

上回書中見到袁公路被海風吹襲,染上了風寒。

抵達渤海郡時,袁術袁公路已經無法走路了,被士兵抬著,進了郡城。

袁譚為他尋了最好的郎中。

奈何他身上的寒氣已經進入了骨髓,神仙也難以回天!

郎中換了一批又一批,卻是無人能夠醫治。

大限將至,袁術將紀靈、袁譚等人叫道身前,托付後事,將兵馬托付給了袁譚,使紀靈等人好生侍奉袁譚。

此番倒是便宜了袁譚。

消息被暗衛得知,傳到了劉備耳中。

劉備知道諸葛亮與紀靈交好,遂請諸葛亮相商。

“袁公路病死渤海,不知先生可願意說服忠虎紀靈來投?”劉備問諸葛亮。

諸葛亮搖搖頭,遂言道:“日前向主公打探,隻為知曉他的去處,以為寬心!今已知他的下落,以其之秉性,此事難以!不知主公可願聽亮講一講紀靈與袁公路的舊事?”

劉備頗為好奇,點點頭說道:“先生講來聽聽!”

諸葛亮望著遠方,神思漸露,緩緩說道:“亮尚年幼時,家父在琅玡郡為丞,郡中有少年力猛烈,常糾集少年人,舞槍弄棒!亮奇之,而與之交好!此人便是紀靈紀子聰。”

“歐!?原來,先生與紀靈竟然是少年時的發小!”劉備感歎道。

“是呀!那個時候,吾自喜各家雜學,唯獨厭武;他卻專修兵家與武術。那時候,他推崇漢初樊噲,好勇力而以忠誠;而吾卻自詡張良!”諸葛亮說著,似乎勾起了童年的回憶,嘴角邊露出一絲微笑。

“人們怎麼後來稱你們為臥龍、忠虎?”這個時候,劉備似乎成了好奇寶寶。

諸葛亮本來是一個慎言謹微之人,言語謹慎,少有的像今日如此暢談自己私密之事。看來,他與紀靈果真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

他臉上掛著微笑,說道:“臣與子聰自幼年相識,情投意合,交情深厚。正值黃巾禍亂山東,賊兵圍困泰山郡,城中兵缺糧少,太守畏懼而欲逃難。時家父人泰山郡丞,亮常從父見太守,遂向太守獻計:差一勇武者往北海求救。”

說到這裏,他臉上的笑容更加濃了一些。

劉備果然是一個很好地傾聽者,靜靜地坐著,聆聽著。

諸葛亮自我陶醉了一番,又接著說道:“那是太守麾下哪有勇武之人,有的隻是好吃懶做者,有的隻是為虎作倀者。是故,臣便推薦子聰。那年子聰方十七,聽聞太守招募,甚喜!”

他似乎對那個時候的紀靈有著不一般的印象:“當夜,我隨父親引他見了太守。他領了太守書信,披甲提刀,出城衝陣,連殺賊人無數,透圍而出,甚是勇猛!自那時起,人們以其勇猛,而稱呼其為虎來!”

“後來,北海孔文舉舉兵來救,泰山解圍,遂得任都尉。後來,他隨軍征討張角,巧遇被圍的袁公路,而救之。術觀其勇猛,且好義,遂留其在身邊,更以自己尚好之物與之分享。聽其所講,袁公路好飲蜜水,竟常取與之共飲,甚是敬重。”

“吾父故去,吾攜家遷至襄陽。其常常置信至隆中,備說袁公路之善待。然袁公路不過虛有其表,借助門閥之力而起,不過塚中枯骨也!故,亮常曾與之信曰:‘今聞兄受術厚待,兄重義之人,恐為所惑。術虛有其表,塚中枯骨,從之隻如鷹犬。兄之才,當王佐而平天下,望省之。’”

“然其回言曰:‘吾亦知賢弟言,然公路相待甚厚,不忍棄之。’乃至其後,討伐董卓時,子聰便已經失去了袁公路的寵愛,其言被罔。奈何子聰自誤,故吾稱其為忠虎。時下吾等與龐統已經名聲在外,人稱臥龍與鳳雛。加之吾與子聰深交甚篤,故友之中便將我二人合在一起稱為臥龍忠虎也!”

原來,袁術遷後將軍、南陽太守,便委任紀靈為都督。

後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戰於汜水關,袁術為了搶功,遲遲不與糧給孫堅。

紀靈便上前進諫曰:“今天下所指董賊也,與討卓者不便,則若與天下不便。孫堅,曹操,有誌之人,若備糧草,使與董賊兩敗俱傷,今事偕矣。主公兄紹,好大喜功,必進洛陽以帝自居,自取其禍。主公本嫡出,名正;討紹以勤王,言順;以此繼紹業,則河北四州唾手可得。複擁帝以令劉璋劉表馬騰之徒,天下定矣。”

袁術則不以為然,曰:“將軍勇則勇,智則智,謀天下事恐有不及。”言畢,回頭望著帳外,竟不聽他所言。紀靈無奈而出,蹉跎感歎道:“孔明言果中矣。”

果然,日後多少戰事,袁術都是隻重用其勇武,而不用其計謀,直至後來幡然醒悟,可惜已經是大限將至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