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臥龍入世歸真主,忠虎落魄逐偽敵
話說得到指引的劉備,謝辭了農夫,策馬前行。
不過數裏之遙,他們便遠遠地望見了那臥龍崗,果然清新景逸,環境優雅舒然。後人有古風一篇,便是單道此處臥龍居。
其詩曰:“
襄陽城西二十裏,一帶高岡枕流水:
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鬆陰裏;
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
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
囊裏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
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來到莊前,左將軍劉備甩蹬離鞍,跳下馬來。隨從眾人也紛紛下馬,魏延快走幾步,來到門前便欲叩打柴門,被真主叫住。
“臥龍先生乃世外高人,當吾親自叩門方是!”劉備一臉肅容的說著,走過去,親叩柴門。
不一會,從裏麵走出一個小童,問道:“汝等何人?”
劉備說道:“吾乃漢左將軍劉備是也,特來拜見臥龍先生。”
小童趕緊向劉備施禮,說道:“見過左將軍。將軍來得正不巧,先生剛剛睡熟,這……?”
劉備微微一笑,溫和的說道:“無妨,莫要吵醒先生,吾待先生醒來好了!”
小童見劉備如此,便欲將他們讓進屋中。
唯恐吵醒臥龍,劉備見屋前有小亭一座,便引眾人來小亭坐下。那小童趕緊端來茶水、點心,好生招待。
正在此時,一個青年文士騎著驢子,帶著一個青衣小童,轉過小橋,口中吟詩:“秋風秋葉落,草枯樹木黃;漢室風波裏,將軍淚裹衣;紛紛鱗甲飛,頃刻遍寰宇;騎驢過小橋,獨賞菊花美!”
“果真好詩!此是何人?”劉備起身望之。
小童嘻嘻一笑,言道:“此乃三老爺諸葛均。”言畢,上前打開籬笆門,迎接諸葛均。
見家中有客人,諸葛均將毛驢交給小童,快步來到小亭前。
“見過左將軍,小人諸葛均有禮了!”
“先生客氣了。”劉備等人與諸葛均見禮,分賓主落座。
諸葛均也沒有叫醒諸葛亮的意思,反倒向他們說道:“二兄向來嗜睡,不到自然醒,恐難醒來!還請左將軍與諸位稍帶片刻!”
“無妨,無妨。昔日周文王訪薑太公又何嚐不是靜候太公釣魚耶?備在此有茶點相伴,豈不比文王苦寒之中舒服了很多!”劉備風趣的說道。
眾人便在小亭內低聲相談,伴有茶點享用,倒是還算愜意。
良久,孔明方醒,口中吟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秋睡遲,窗外日遲遲。”吟罷,翻身問道:“侍童,可有俗客來訪否?”
童子趕緊答道:“劉皇叔在此,久候多時。”
孔明這才起身說道:“何不早報!還請劉皇叔容某更衣。”言畢,遂轉入後堂更衣。半晌,他方整理了衣冠出來,見劉備等人。
劉備仔細打量,甚是稱奇。隻見按孔明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飄飄然有類神仙模樣。
劉備鞠躬施禮:“承蒙先生日前警醒,備得以生還,今日特來拜會,欲請先生出山相助!”
“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偶言誤撞,承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諸葛亮謙恭的說著,卻是流露出一種世外高人的做作,與他二十餘歲的樣貌頗顯違和。
劉備又引陳宮等人與諸葛亮相見,眾人禮畢,分賓主落座,童子重新獻茶。
茶罷,孔明言道:“日前聽聞闊論,足見將軍憂天下之憂而憂,憂天下之民而憂,且將軍身側又有公台、元直相輔;然亮年幼才疏,恐有誤下問!”
玄德笑曰:“司馬德操之言,陳公台之語,徐元直之薦,豈為虛談?更何況,先生一語而使吾等盡得生還,足見先生之智!還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
孔明依舊搖頭,說道:“德操、公台、元直,皆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談天下事?將軍奈何舍棄美玉而求頑石乎?”
陳宮看著這個比自己年少的天才,頗有些惺惺相惜的意思,遂言道:“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
“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劉備誠懇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