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第一任總統李承晚(任期1948——1960)先後擔任了三屆(第1,2,3屆)總統。
李承晚(1875年3月6日——1965年7月19日),原名李承龍,生於朝鮮黃海道平山郡。
生涯前期一直在美國從事朝鮮的民族獨立運動,曾擔任在中國上海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總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極力要求同盟國允許朝鮮獨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70歲的李承晚回到漢城。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隨著溫和派的主要領袖金九被暗殺,他新組成的政黨在韓國的選舉中獲勝。當選為首任總統。1952、1956和1960年連選連任。
李承晚在他任職期間實行獨裁統治,不容許人民反對他的政治綱領,清洗國民議會,宣布反對他的進步黨為非法,並以叛國罪名處死進步黨領袖。
1960年韓國學生舉行“4·19”民主大示威時傷亡甚眾,因而群眾紛紛要求李承晚下野。國民議會一致投票支持這一要求。1960年4月26日,李承晚發表下野聲明,從而結束持續12年之久的獨裁統治,再度流亡美國夏威夷。1965年7月病死於夏威夷,享年90歲。
韓國把李承晚執政的十二年時期稱為“第一共和國”時期。
韓國第二任總統尹潽善(任期1960——1961)擔任了第4屆短期總統。
尹潽善(1897年8月26日——1990年7月18日),號海葦,出生於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市。
1913年到日本讀書,後又到中國上海從事獨立運動。三年後他又到英國留學六年。尹潽善於1932年歸國。1945年8月15日朝鮮光複,同年尹潽善創建並加入韓民黨,開始了從政生涯。1948年韓國成立後尹潽善出任首爾市市長(1948年12月5日——1949年6月5日)。1949年尹潽善出任韓國政府商工部長。1954年尹潽善當選第三屆國會議員,並連續當選為第四、五、六屆國會議員。
1960年韓國爆發了空前的“4·19反政府學生示威”,李承晚獨裁政權迫於民眾和國際輿論的壓力宣布下野。同年,尹潽善被韓國國會任命為韓國第二任總統。1961年樸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尹潽善被迫下野。
尹潽善下野後組建了民政黨,並於1963年7月作為民政黨總統候選人參加了第五屆總統選舉,失敗後同年11月當選第六屆國會議員。1966年3月尹潽善創建了在野反對黨新民黨,作為新民黨總統候選人參加了同年舉行的第六屆總統大選,結果落選。
1971年金大中當選為新民黨總統候選人,尹潽善宣布退黨,組建了新黨國民黨。1972年國民黨作為非法黨派強行被解散。1979年尹潽善當選為新民黨常任總裁顧問。1990年7月18日尹潽善去世,享年94歲。
韓國把尹潽善執政的時期稱為“第二共和國”時期。
韓國第三任總統樸正熙(任期1961——1979)先後擔任了五屆(第5,6,7,8,9屆)總統。
樸正熙(1917年9月30日——1979年10月26日)號中樹,出生於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善山郡。
1944年畢業於“滿洲軍官學校”。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為樸正熙提供了晉升的機會。戰爭期間,樸正熙的地位迅速上升,曾先後擔任第9師參謀長,陸軍本部作戰局次長、第2軍炮兵司令等職。1953年晉升為準將。1957年他晉升為少將,任韓國陸軍第1集團軍參謀長。1959年,樸正熙任第6軍管區司令,1960年任韓國軍需基地司令、第1軍管區司令,韓國陸軍本部作戰副參謀長、陸軍第2集團軍副司令。
1961年樸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推翻了尹潽善政權。但迫於以約翰·肯尼迪為總統的美國政府的壓力,不得不恢複民主選舉總統製度,樸正熙於1963年總統大選中擊敗尹潽善贏得大選勝利。1964年,樸正熙主持韓日關係正常化,這一舉動受到普遍反對,並一度造成韓國的動蕩。
樸正熙連續五屆總統任職期間,先後遭遇三次刺殺。1968年1月,朝鮮派出特殊部隊去刺殺樸正熙,沒有成功。1974年8月15日,朝鮮再派人暗殺樸正熙,結果樸正熙本人無事、但樸正熙的妻子陸英修則被刺身亡。1979年10月26日樸正熙被自己的親信韓國中央情報局長金載圭槍殺身亡。
韓國稱樸正熙第五、六、七、八屆總統執政期間為韓國的“第三共和國”時期。
韓國第四任總統崔圭夏(任期1979——1980)擔任了第10屆過渡總統。
崔圭夏於1941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1943年入偽滿洲國(中國東北)大同學院學習。1945年任首爾大學師範學院教授。1951年出任李承晚政府外務部通商局長,1952年任韓國駐日代表部總領事,1959年任韓國駐日代表部公使兼任外務部次官。1963年出任國家再建最高會議(韓國當時最高權力機構)外交顧問及議長。1964年出任馬來西亞大使,1967年任外務部長官,1971年出任總統外交特別輔佐官,1975年出任國務總理。1979年10月26日韓國前總統樸正熙遇刺身亡後代行總統職務。1979年12月6日韓國總統大選中當選為韓國第十屆總統。